2007 年9 月22 日
紀錄片前景 by Kantorates

紀錄片前景

最近看了米高摩亞的新片《 Sicko 》﹐ 是講述美國醫療保險制 度弊病的紀錄片。 米高摩亞是美國一個頗富爭議性的電影人﹐ 作品以「 語不驚人勢不休 」著稱﹐ 通常都是以一面倒的方式﹐ 盡情奚落和鞭撻其批判對象。

撇除這部影片的內容不談﹐ 觀看這部片後的一個感想﹐ 就是 「 為什麼香港拍不出這種類型的紀錄片? 」環顧香港電影界﹐ 紀錄片的產量不多也不廣﹐ 例如年初的IFVA 短片比賽﹐ 有評 判便直言對參賽的紀錄片數目太少﹐ 感到失望。

回顧一下﹐ 發覺香港不是沒有紀錄片﹐ 不過整體來說﹐ 都以 新聞或教育性質為主﹐ 很少其他類別的紀錄片。 事實上﹐ 不止 香港﹐ 就算是大中華其他地區如內地及台灣等﹐ 紀錄片的發展 也不發達﹐ 觀眾對於紀錄片的印象﹐ 多半仍停留在電視新聞特 輯的類型﹐ 而且可能先入為主關係﹐ 都習慣把紀錄片當成一 種教材﹐ 很少會對其內容提出質疑。 這實在是頗為狹抑的看 法。

或許我以前在其他文章已經談過﹐ 紀錄片其實不止新聞紀錄一 種﹐ 而是有不同表達方式﹐ 例如觀察式﹑ 實錄式﹑ 諷刺式等﹐ 其內容也不一定代表某種權威性的聲音。 好像 不少批評者指 米高摩亞的紀錄片偏頗﹐ 其實頗為荒謬。 須知米高摩亞不是 拍新聞片﹐ 沒有義務要保持中立﹐ 再者﹐ 電影世界其實是沒 有所謂完全客觀﹐ 勉強追求誠屬無謂。

電影沒有客觀之說﹐ 是顯而易見。 即便是新聞片段﹐ 實質上都 是經過拍攝者主觀的取鏡﹐ 以及編輯者按照其標準﹐ 選擇他們 認為是適當的材料﹐ 組合成所謂的新聞資訊。 但每個人觀看事 物的態度和標準皆不一樣。 撰寫新聞的人是否能夠代表我們的 觀點﹐ 或者和你﹑ 我或其他觀眾眼中的道德或社會標準契合﹐ 實是無從稽考。

如果大眾能夠拋開對紀錄片的固有觀念﹐ 大膽求新求變﹐ 勇於 發揮新觀點﹐ 憑著香港人的聰明腦根和創意﹐ 加上香港社會取 之不盡的有趣題材﹐ 相信紀錄片的前景是大有可為的。

Kantorat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