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 年01 月16 日
海歸與本土派的權力交替 by Kantorates

海歸與本土派的權力交替

周潤發早前在一個公開場合笑稱﹐ 希望能和鍾楚紅在大銀幕上再續前緣﹐ 登時讓不少觀眾想 起兩人的愛情經典《 秋天的童話》。

《 秋天的童話》講述移民海外港人的生活﹐ 由曾留學歐美的女導演張婉婷執導。 張婉婷是在八 十年代崛起的電影人﹐ 曾拍過不少佳作﹐ 例如上述的《 秋》﹑ 在金馬獎揚威的《 七小福》和九十 年代的《 宋家皇朝》等﹐ 最近她剛完成由任達華和吳君如主演的《 歲月神偷》﹐ 預定在三月上映﹐ 讓人期待。

想來香港八十年代新浪潮﹐ 主要就是靠像張婉婷一樣﹐ 在歐美等地深造回港的年青導演開創﹐ 其標誌性人物如徐克﹑ 許鞍華﹑ 譚家明﹑ 嚴浩﹑ 方育平等﹐ 全部都曾經在歐洲或美國留學修讀 電影﹐ 回港發展後﹐ 為本地電影帶來了全新的創作思維和有異於本土的想象力。 後來接棒上位 的﹐ 例如張堅庭﹑ 林嶺東﹑ 劉鎮偉﹑ 楊凡﹑ 張婉婷﹑ 羅卓瑤﹑ 羅啟銳﹑ 劉國昌﹑ 陳嘉上﹑ 陳可辛 等﹐ 都擁有留洋經驗﹐ 也為影壇增添活力。

可是細看現今新一輩的香港導演﹐海歸派好像已成強弩之末﹐ 由以往的主流﹐ 變成少數族群。 先 不談新人﹐ 目前支撐港產片的主要導演﹐ 包括杜琪峰﹑ 爾冬陞﹑ 劉偉強﹑ 邱禮濤和產量較少的王 家衛﹐ 便完全是本地青訓的優良產品﹐ 他們不是在電視台出身﹐ 便是從小在片場打滾﹐ 是典型的「紅 褲子」起家。

再看現在一班當紮的新晉導演﹐ 除了少數例子如馮德倫﹑ 黃真真等外﹐ 大部分能夠在影壇站穩陣 腳的年青導演﹐ 看來也是「紅褲子」的背景﹐ 例如憑地道短片引來注目的彭浩翔﹑ 以撰寫影評和拍 攝愛情片起家的葉念琛﹑在無線電視台出身的陳木勝﹑ 阮世生﹑ 羅永昌和游乃海﹑ 在片場成長的 彭氏兄弟﹑ 葉偉信﹑ 鄭保瑞 和郭子健﹑ 從本地大學畢業的麥曦茵等﹐ 海歸派不再如以往般吃香。

刻意劃分本地和海歸﹐ 並非要比較其優劣﹐ 出身背景和成就沒直接關連﹐ 例如台灣電影界兩大巨 匠侯孝賢和楊德昌﹐ 前者完全是台灣本土訓練出產的導演﹐ 後者則是海歸派代表人物﹐ 兩人的教育 背景完全相反﹐ 但進入影壇後殊途同歸﹐ 不但成為好友﹐ 更各自拍出傳世經典﹐成為當代華語片大 師﹐ 可見邁向成功最重要的元素﹐ 還是導演本身的創作力和智慧﹐ 多於外來的影響。

不過﹐ 導演出身背景不同﹐作品提供的視野和想象力也相對大異其取﹐ 當大部分的導演都由同一套 模式﹐ 或在同一個環境成長﹐ 導致電影的多元發展受到局限﹐題材傾向狹窄﹐ 是不爭的事實。 然而 沒有廣闊的生活體驗﹐ 是很難拍出跨越性的題材﹐ 這不能怪責導演﹐ 也和他們的創作天份與想象力 無關。

題材的選擇﹐ 固然和市場導向有關﹐ 近年港產片向內地靠攏﹐ 電影人為免影片不能進軍作為主要收 益來源的內地影院﹐ 紛紛自覺地對拍攝題材自我審查﹐ 大大限制了取材方向 ﹐ 是情非得已﹔ 但另一 方面﹐ 國際視野和洞察力的不足﹐ 也可能是導致題材偏狹的原因。 在外國留學的導演﹐ 不一定表示 藝術修為更豐沛﹐ 但可以肯定的是﹐ 他們確能以另一個角度觀察事物﹐ 為本地電影界帶來一些不一 樣的經驗。

或許我們走遠一點﹐ 暫不談香港﹐ 而以中國影壇為例﹐ 海歸導演如伍仕賢和依萌﹐ 的確為中國電影 注入了生氣。依萌的《 非常完美》﹐ 先不論其劇情和演員﹐ 單是拍攝手法和敘事模式﹐ 已脫離一般國 產片常見套路﹐ 不但為觀眾帶來新穎的觀影經驗﹐ 而且也可刺激往後同類電影的創作。 伍仕賢的《 獨 自等待》﹐ 在人物和劇情創作上﹐也開展了國產商業片的一個新方向﹐ 影響不少。 他們的貢獻﹐ 或許 難和當年香港新浪潮相比﹐ 但無可否認﹐ 的確填補了 中國商業電影的不足﹐ 開拓了前人未有涉足的 可能性。

現在的香港電影﹐ 最為欠缺的正是這種未知但卻充滿生命力的可能性。近年的港產片﹐ 不論是題材﹑ 劇情或導演想表達的訊息﹐都沒有展示出如新浪潮時期的草創活力﹐ 電影公司最常開拍的電影﹐ 不是 黑社會﹑ 愛情﹑ 武俠便是瘋狂喜劇﹐ 新晉編導都安逸於前人的既定意識形態中﹐ 或礙於市場局限而甘 當駝鳥﹐ 活像魏晉南北朝清談成風的時期﹐ 士人只談風月不問世事。 創作人未有開拓新思維或表達獨立 思考能力的勇氣和魄力﹐ 讓人頗為失望。

香港電影以往的優勢﹐ 如同其華洋聚居的特點﹐ 正在於其多元化﹐ 不同背景和想法的創作人﹐ 都能夠 各抒己見﹐ 百花齊放。 可是時而易世﹐香港回歸後﹐ 電影界和本地社會一樣﹐ 漸漸甩去國際都會的色 彩﹐創作重心全面傾向內地﹐ 海歸不如以往般受到重視﹐ 連帶地港產片也產生結構性的變化﹐獨有的 特色 開始褪減﹐ 可能在不久之後﹐ 便漸漸融合成為中國電影的其中一個分流了。

Kantorat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