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 年9 月20 日
國際電影節的畸形發展 by Kantorates

國際電影節的畸形發展

威尼斯國際電影節剛剛完結﹐ 今年參賽的華語片不多﹐ 唯一 競賽電影《 蕩寇》口碑一般﹐ 未成話題。 所以本地傳媒焦點 都集中在首任評委的香港大導杜琪峰身上﹐ 杜大導在影展後 一句「 參展影片水平不高」﹐ 已成整個影展最大的talking point 。

電影是一種藝術﹐ 如何評論電影好壞﹐ 是很主觀的事﹐ 今年 威尼斯影展的競賽電影是否真的水準不足﹐ 作為還未看過所有 參賽電影的觀眾﹐ 是無從稽考。 不過杜大導一番由衷之言﹐ 倒是說中了近年世界各大影展面臨的窘境。

環觀世界幾個最大影展﹐ 包括康城﹑ 威尼斯﹑ 柏林﹑ 辛丹斯和 多倫多等﹐ 幾乎都成了片商的嘉年華會。 對於不少電影公司來 說﹐ 參加影展的最大目的是賣片﹐ 對於到場看片的人士來說﹐ 最大目標也是買片。 真正單純從藝術角度出發﹐ 為了欣賞好 片的觀眾是愈來愈少﹐ 而真正需要依賴影展帶來的名聲去增 加拍電影機會的新一代電影人﹐能夠參與的也不多。 例如今 年威尼斯參展影片﹐ 便以名牌居多﹐以亞洲電影為例﹐ 宮崎 駿﹑ 押井守﹑ 北野武等﹐ 都是享噹噹﹑ 早已蜚聲國際的殿堂級 人物﹐ 究竟影展成就對他們事業發展有多大影響﹐ 是路人皆見。

影展的選片單位﹐ 也往往僅是靠電影人的知名度﹐ 或電影公司 的勢力﹐ 而在未看過電影的情況下選定參展電影。 例如唯一競 賽華語片《 蕩寇》﹐ 其導演余力為雖然執導閱歷不算非常豐富﹐ 但作為威尼斯常客賈樟柯的御用攝影師﹐ 也獲賈出任影片監製﹐ 不免被睇高一線。 另外如上述宮崎駿﹑ 押井守﹑ 北野武的名字﹐ 本身已是「 免選金牌 」﹐ 很難教影展主辦單位忽視。

不過電影節方面其實也應該明白﹐ 電影界需要新血的加入﹐ 才 可 薪火相傳。 可是要電影投資人信任新人(即使是天才橫溢的 新人) 不易﹐所以﹐ 知名電影節的肯定是非常重要。 可惜近年各 大電影節為建立星光排場﹐ 往往犧牲了其他更值得提攜和表揚的新人。

舉去年康城影展為例﹐ 選擇荷李活片《 Zodiac 》入圍競賽電影便讓人驚訝。 該影展 不是早有不明文規定﹐ 首輪競賽電影必須是在康城首映嗎? 可是 《 Zodiac 》早在康城開鑼前已在美國本土各大小戲院上畫﹐ 甚至已經落畫。 再者﹐ 像《 Zodiac 》這種主流商業片(嚴格細分 可以不作主流計﹐ 但不竟是作大規模性商業發行) ﹐ 即使不參 加影展﹐ 電影公司也早已作龐大的宣傳投資 。 既然是這樣﹐ 為什麼不留一個位置予真正需要影展冠冕的獨立製作或新電 影人的作品?

現在的大型電影節發展是愈趨畸形﹐往往是擁有大明星大卡士的 電影獲得所有注目﹐ 以及非常另類的電影得到崇尚高檔藝術 的少眾觀眾或影評人垂青﹐ 其他參展電影形同虛設。看來各大 電影節必須想法如何改善影展生態空間﹐ 以免影展淪為另一個商 業電影界的宣傳場地﹐ 或者在十多年後一眾殿堂級大導歸隱後﹐ 無片可選!

Kantorat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