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 年8 月29 日
明星魅力谷票房 by Kantorates

明星魅力谷票房

近日看到內地一些評論文章﹐指電影不應被明星操控﹐因為大牌演員 的薪酬過多﹐製作預算分配不均﹐ 往往是導致電影水準不穩的原因。

對於這樣的說法﹐ 不能完全認同。 演員薪酬的暴漲情況﹐ 不是內地的 獨有問題。 不論是荷李活或香港﹐ 一部大製作的電影﹐ 往往是一半或 以上的製作費﹐ 都分配到一眾大牌演員的身上。 這樣的分配公平嗎? 如 果純粹從工作量來說﹐ 可能的確讓劇組其他成員感到不公﹐ 但商業運作 畢竟講求成本效益﹐ 大牌演員之所以值得拿取高酬﹐ 不只是因為他們工 作勤奮﹑ 敬業樂業﹐ 而是他們擁有一般演員沒有的個人魅力﹐透過這份 個人魅力﹐ 可吸引大量觀眾買票入場﹐ 從而形成所謂的票房叫座力。 商業 片的成功﹐ 主要來自票房收益﹐ 作為推動票房的主要動力之一﹐ 明星和大 牌演員的價值正在於此。

明星魅力能夠令電影起死回生﹐ 一些編導平庸的電影﹐ 往往因為有大牌 演員的參演﹐ 而贏得理想票房﹐ 普通的電影獲明星級演員參演﹐也可減少蝕 本風險﹔同樣地﹐ 好的電影獲這類演員參演﹐ 更可錦上添花﹐ 成為經典﹐ 讓 人一看難忘。 而且﹐ 不單是對觀眾﹐ 就電影投資者來說﹐ 明星級演員的參 與﹐ 也是一個信心的保證﹐ 是投資上的保障。

舉一些例子來說﹐ 過去數年在香港最賣座的電影﹐ 主演者都離不開幾位巨 星級演員。 像《 無間道》﹐ 若主演者並非劉德華和梁朝偉﹐ 未必能夠搏得投 資者的信心﹐ 同樣地﹐ 把主演者換作其他二線明星﹐ 觀眾的反應相信也不會 如現在熱烈﹔ 周星馳的《 少林足球》﹑《 功夫》等更不用說﹐ 完全是由他單天 保至尊﹐ 是其個人魅力的最佳展示。 至於今個暑假最賣座的幾部港片如《 竊 聽風雲》﹑《 大內密探靈靈狗》等﹐ 編導的能力當然不容忽視﹐ 但若沒有幕 前大牌如劉青雲﹑ 吳彥祖和古天樂的力撐﹐ 怎能吸引觀眾入場?

投資大﹑ 場面大的影片﹐ 一般在編﹑ 導等各個製作環節比較審慎﹐ 明星級演員 的主演﹐ 可能只起錦上添花作用﹔ 相對來說﹐ 小品型的電影其實更依賴明星魅 力。 最直接的例子﹐ 就是韓國的愛情或喜劇小品﹐ 這些電影很多都是全靠演員 去吸引觀眾。 例如當年為韓片衝出國外的省招牌傑作《 八月照相館》﹐ 明顯地﹐ 其成功很大部分應歸功於女主角沈銀河的個人魅力。 導演許秦豪調度演員的 功力固然深厚﹐ 但觀乎他以後的作品都無法超越《 八》﹐ 可見演員的份量在其電 影的重要性 ﹐ 找到合適的演員﹐ 就是成功的一半了。 同樣地﹐ 憑《 觸不到的戀 人》﹑《 我的野蠻女友》走紅的全智賢也是一樣﹐擁有特別氣質和觀眾緣的她﹐ 明顯地可讓好看的電影變得更好看。

大牌演員薪酬是否需要調整﹐ 屬見仁見智。 無疑部分演員的酬勞和票房叫座力是 不成正比﹐ 有下調的空間﹐ 但真正能夠利用其個人魅力吸引觀眾入場的演員﹐ 實 在不應被打壓。 不過換個角度來看的話 ﹐ 會發現現今華語影壇﹐ 擁有這種優勢及 保證的演員﹐其實十隻手指數得完﹐ 看來評論界的憂慮也不是無病呻吟。

Kantorat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