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 Live And Die In Mongkok

旺角監獄
To Live And Die In Mongkok
評分: 7/10
年份: 2009
片種: 劇情
導演: 王晶、 鍾少雄
演員: 張家輝、 孟瑤、 鮑起靜、 廖啟智、 譚耀文、 陳麗雲、 韋家雄、 王晶、 莫小奇

大量的手 搖鏡頭﹐ 不代表電影會變成cult 片﹔ 五顏六色的畫面調整﹐ 也不是cult 片的特徵﹔ 三傻發癲﹐ 更和cult 兩個字毫無關連﹔ 或者直 接的說﹐ cult 片不是由自己說了算﹐ 而是由觀眾決定!

撇除被電影公司打正旗號宣稱的cult 片標籤﹐《 旺角監獄》不失為王 晶比較用心拍攝的即食快餐片。 對﹐ 雖然集合了最富實力的演員陣 容﹐ 但所有人都知道﹐ 這明顯不是精雕細琢的巨製。 張家輝﹑ 鮑起 靜等人在2009 年4 月才拿金像獎﹐ 影片已順勢在同年11 月上畫﹐ 其 急功近利的作風﹐ 其實和王晶近年的搵錢快餐沒有多大分別。 如果 要說誠意﹐ 他最大的貢獻﹐ 不過是邀得多位影帝﹑ 影后和最佳男女 配角﹐ 提供一個機會讓他們大鬥演技﹐ 一過戲癮而已。

影片故事講精神分裂孵生出實體化的另一個人格﹐ 在不少中外經典 都曾玩過﹐ 嚴格來說未見很大新意﹐ 社團的權力爭奪及親情倫理的 瓜葛﹐ 也是熟口熟面﹐ 真正帶動電影的﹐ 其實正是一班演員如上鍊 般的投入演繹。

金像獎的表揚﹐ 對於演員來說﹐ 確是最大和最有效的鼓舞和提神靈 丹﹐ 王晶就是抓緊了這個演員的心理﹐ 為一班剛剛得獎的出爐帝后﹐ 提供了不少極為豐富和幅度頗大的演技發揮的角色 ﹐ 讓他們在最富 自信的心情下盡情發揮。 正因如此﹐ 他們演出的角色﹐ 都不可能是 如《 天水圍的日與夜》般內斂。 他們需要的是一次毫無壓制的爆發。 所以一帝一后的張家揮和鮑起靜分演傻母痴兒﹐ 正好是試煉金像演 技和揮發這多餘精力的最佳機會。 同樣地﹐ 最佳男配角廖啟智在得 獎作品中《 証人》尚有多少壓抑﹐ 還要仰年青上司的鼻息﹐ 今次搖 身雜差之首﹐ 終可盡情地忘形宣泄﹐ 自不免演得特別用力。 在一班 演員的落力表演下﹐ 觀眾投入了﹐ 也暫時忘記了﹐ 或者說﹐ 寬恕了 劇本的堆砌和不完整。 王晶真的太懂得演員和主流觀眾的需要和心理了。

除了照顧到演員外﹐ 王晶也不無意識地抒發一些作為香港人的時不 我與的感慨。 這也難怪﹐ 拍攝目標是旺角﹐ 香港城市人口最頻密﹐ 也最能反映本地特色的一個社區﹐ 如果不著力反映香港時事世情﹐ 怎能說得過去? 他更特別透過角色之口﹐ 大嘆香港電影的欠缺出路。 不過﹐ 可能他自己也知道﹐ 由像他這種正在努力抓大陸市場的錢的 電影人的口﹐ 說出這樣的話﹐ 是多麼的可笑 和欠缺說服力﹐ 所以也 不忘立即在角色說過該對白之後﹐ 立即送上《 大內密探靈靈狗》的宣 傳海報自嘲﹐ 並借此表明他沒有刻意扮清高。

爛船總有三根釘﹐ 即使影片充滿投機色彩﹐ 不cult 亦不特別好看﹐ 也 不能不誇讚王晶和鍾少雄處理群戲的非凡能力。用心去數一下﹐ 會發 覺片中真正有戲有發揮的角色﹐ 不下十人左右。 難得的是﹐ 在短短九 十多分鐘的劇情﹐ 這些角色都被有條不紊逐一帶出﹐ 每個人物都性格 鮮明﹐ 均能讓觀眾留下印象。 當然﹐ 作為港產片影迷﹐ 你可能會從這些 角色看到不少其他電影的影子﹐ 最直接的例子﹐ 莫過於鮑起靜的痴呆﹐ 儼如《 爆裂刑警 》的羅蘭的倒模一般﹐ 但這些臨摹﹐ 均無損其觀賞價值。

不要把它 看作cult 片﹐ 不要太在 意所謂的金像帝后 大集合﹐《 旺角監 獄》其實是不錯的通俗娛樂片。 至少它擺明就是「 玩野」(想來莫非電影 公司錯把「 玩野」當作cult? ) ﹐ 這總比同年同由王晶掌舵﹐ 故作史詩但卻 未有足夠資源配合的《 金錢帝國》來得直率和討好。

題外話﹐ 對於喜歡看人格分裂實體化電影的朋友﹐ 我強烈推薦數年前 的日本片《 鄰人13 號 》﹐ 這是真正的cult 片佳作!

猛人- 莫小奇﹑ 鮑起靜

文: Kantorat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