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家專訪

新加坡年青導演Djinn 獨家專訪(Part I)

前言

很久沒有和大家見面的《 動映專訪》 環節回來了! 今次我們特別 請到新加坡的年青導演Djinn 為我們的訪問對像。 香港觀眾或許 對新加坡的電影認識比較少﹐ 因為在港發行的新加坡片實在不多﹐ 較為人熟悉的只有《 小孩不笨》和最近的《 跑吧﹐ 孩子》等。 其 實﹐ 新加坡還出產不少其他類型的電影。 Djinn 的電影就是一例。 希望今次的專訪能起拋磚引玉的作用﹐ 讓大家對新加坡的電影發 展有更多的認識。

另外亦當然要多謝Djinn 導演在百忙中抽空接受我們的訪問。 希望 大家喜歡吧!

  • 以下訪問以英語進行。 請注意部份人名/ 片名沒有正式的中文譯名﹐ 為怕誤導讀者﹐ 我們決定不作翻譯。
  • 特別鳴謝David Ng 和Karen Yeo (Kazworks!) 幫忙聯系促成是次專訪。

誰是Djinn ?

Djinn 現居美國洛杉機﹐ 是新加坡出生的年青電影人。 他曾在當地 的經濟發展局工作﹐ 後於1995 年在香港導演楊凡的《 妖街皇后》一 片擔當副導﹐ 乘勢闖入電影圈 。

1998 年﹐ Djinn 執導了他的首部劇情短片《 By the Dawn's Early Rise 》﹐ 並贏得新加坡國際電影節的最佳短片獎。 之後再拍攝數碼影片《 Return to Pontianak 》﹐ 為他帶來當地邵氏公司的三部影片發行合約。

Djinn 的最新作品是劇情長片《 Perth 》。 影片已於今年(2004) 的新加 坡國際電影展公映﹐ 好評如潮。

注﹕ 如欲知道更多關於Djinn 的資料﹐ 可以到他的公司網頁 參考, 或直接到電影《 Perth 》的官方 網站 查看。

Djinn 導演

《 Perth 》
動映地帶: 首先﹐ 可否約略談一下你是怎樣成為導演的?

Djinn: 我本身在大學念歷史﹐ 所以並沒有受過正規的電影製 作訓練。 起初在新加坡的經濟發展局工作時﹐ 主要負責宣傳當地的 電影工業(那真是不容易的工作!)。 之後在偶然的情況下﹐ 在一部新 加坡和香港合作的影片(編按: 即楊凡的《 妖街皇后》) 獲得機會充 當第二副導﹐ 學習了不少電影製作的知識﹐ 亦對電影產生了更濃烈 的興趣﹐ 覺得這份工作十分飾合出生在猴年射手座的我﹐ 所以便決 定入行了!

動映地帶: 介紹一下《 Perth 》這部電影吧。

Djinn: 《 Perth 》講述一個五十來歲的男人的人生歷程﹐ 和 他面對的中年危機。 他的一生犯了很多過錯﹐ 感到很無助﹐ 惟有把 希望寄托在一個烏托邦之上﹐ 希望能到那裡重獲新生。
這個故事改篇自我一個朋友的真人真事。 另外﹐ 我也希望能透過影 片展示新加坡的城市不為人知的另一面。

動映地帶: 為什麼這個烏托邦不是其他地方﹐ 而是澳洲的Perth ? 製作這部片的構思是怎樣的?

Djinn: 或許你不知道吧﹐ Perth 在新加坡已成為另類烏托邦的 代表符號了。 片中那個的士司機和軍隊NCOs 代表的﹐ 是過去被剝奪和 教育程度較低的藍領階層。 他們面對社會上對於高科技行業發展的 重視﹐ 不免會感到孤立和有一種隔膜﹐ 這就是我想反映的新加坡社會 面貌了。
另外﹐ 我以往兩部片的片名也很長﹐ 所以今次決定用一個短一點的名字吧!

動映地帶: 和以往相比﹐ 今次的製作資金比較充裕﹐ 製作隊伍亦 相對較龐大吧。 可否講講和以前有什麼不同?

Djinn: 和以前兩部相比﹐ 資金當然充裕﹐但事實上那仍只不過 是低成本的製作。
上次拍攝《 Return to Pontianak 》時﹐ 我們連基本的人手﹑ 資金和器材也嚴重 短缺﹐ 就是我的監製Juan Foo 也要充當演員﹐ 在片中扮演一具無頭屍 體﹐ 躺在滿佈蚊子的森林內近兩小時﹐ 真的難為了他。
今次就很不同了﹐ 最重要的是﹐ 我們能夠拍攝35mm 菲林(《 Return to Pontianak 》是數碼DV 製作) ﹐ 並且獲得足夠的燈光設備支援。 所以 在策劃上也有較大的空間發揮﹐ 也令我更能專心做我想做的了。
另外﹐ 人手方面也當然比較充足。 可能因為有過躺樹林扮死屍的不良 經驗吧﹐ 監製Juan Foo 十分落力地替我找來一班充滿熱誠或經驗的年 青電影人加入製作隊伍。 整部片的拍攝場景超過20 處地方﹐ 但我們 都能夠順利地在22 天的時間一舉拍完﹐ 真的要多謝大家的努力。

動映地帶: 我們知道這部片已獲得邵氏兄弟在新加坡﹑ 馬來西 亞和文萊的發行權。 那其他地方又如何? 有沒有想過把這部片推展到 世界上其他地方?

Djinn: 當然有啦!

起初我們籌集資金拍攝這部戲時﹐ 也曾擔心這種有趣但比較另類的故事題 材會否被評為太過藝術或欠缺商業價值。 但我們沒想到邵氏和新加坡的電 影發展局都竟然認為這部片擁有很好的商業潛質。
他們的支持減輕了我們一半的負擔。 但在新加坡找電影投資者真的不容易﹐ 我的監製便曾在三年內四出「 撲水」找尋資金了。 可幸的是﹐ 當中監製之一 的Duncan Jepson 成功說服了一班年青的香港投資者注資﹐ 另一位監製Damon Chua 亦在市道低迷下在新加坡找到一些贊助商。
然而如此﹐ 若真的要發展新加坡的電影工業﹐ 在以後一直拍下去的話﹐ 我們的電影一定要做出一點 成績。 所以﹐ 我當然希望《 Perth 》能夠衝出東南亞﹐ 在亞洲其他地區以至 歐洲都能取得成績。 事實上﹐ 這部戲已入圍新加坡國際電影節的Silver Screen 銀幕比賽﹐ 和其他來自亞洲的電影較技一番。 我希望這是一個好的開始吧。

《 Perth 》

訪問的Part II 內容包括Djinn 導演對於電影製作的看法和 新加坡電影工業的展望, 請按這里 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