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frican Queen, The

African Queen, The

評分: 9/10
年份: 1951
片種: 劇情
導演: John Huston
演員: Humphrey Bogart ﹑ Katharine Hepburn ﹑ Robert Morley ﹑ Peter Bull

很難想像在《Casablanca》裡深情、愛國的Rick跟《The African Queen》裡粗鄙大鬍子的Charlie是同一位演員- -Humphrey Bogart。在《The African Queen》裡他富有喜感,不只是用動作誇張來表現,有些特寫是運用表情, 即使細微但仍然搶戲,是抓到角色情緒的關鍵。後來的負責任和深情,把角色提升到不同的層次,這多元的情緒、 演技讓Humphrey Bogart獲得奧斯卡最佳男主角。

Katharine Hepburn也是不容忽視,儘管她在戲裡是矜持的神職人員,但口氣與表情都十分到位,不會輸給活潑的 Humphrey Bogart。到後段她的勇敢、深情也都表現得很強烈,讓人難忘,不會有哪個角色被壓過的問題,兩個人 配合得恰到好處,尤其是場面尷尬的戲碼更是傳神,Katharine Hepburn也因《The African Queen》獲得奧斯卡最 佳女主角提名,演技都是有保證的。

不同於一般的愛情電影,《The African Queen》可說是多災多難,男女主角的衣服在片尾是破爛不堪,而且過程是 危機重重,一波未平一波又起。電影《Titanic》中男女主角相愛的過程是多麼浪漫,而《The African Queen》卻是 在狼狽的情況下互相扶持、冒險患難的成長。結尾他們要被德國人處以絞刑又讓德國人為他們證婚,雖然矛盾卻是 全片最浪漫的時刻吧!男女主角的愛情故事可說是喜劇片混雜災難片。

而本片的背景是設在一次大戰前夕,德軍入侵中非。在片中德軍放火燒光整個村子,擄走不少村民,連教會也不放 過,最後整個村莊只剩傳教士的家倖免而已。神父看了這個場景,因恐懼害怕而神智不清,最後逝世,儘管宗教的精 神力量強大,但還是敵不過現實的慘況,女主角也只能堅強起來,想辦法躲過戰爭的浩劫。

片中有一段是男、女主角乘船經過德軍基地被掃射的情景,有幾名非洲人奉命持槍射擊,但他們的表情不是認真而是 嘻笑,單純只是因為射擊得有趣,整個行動看起來只是遊戲而不具有意義,那為甚麼還要攻擊呢?或許想表達的是非 洲軍人的好奇,但我覺得還寄有那麼一點對戰爭的嘲諷意味。

片中的最大看頭就是驚險刺激。包括德軍的襲擊與泛舟過程,利用大遠景來描寫主角們的弱勢,隨著河流載浮載沉, 運用特寫描寫主角恐慌緊張,還有浪不停的席捲而來,往主角們的身上砸去,鏡頭轉換快,讓人上氣不接下氣,隨後 的平安卻是緩慢平靜的,但不久後又有危機,甚至最後他們在船上揚起國旗,帶著勇氣和愛國心準備攻擊德國戰船, 也因為風雨過大而失敗。在情緒激昂時通常會讓主角獲得勝利,整個劇情達到高潮後結尾,但此片安排主角們失敗,而 且面臨死亡,在結尾反而最驚險,卻帶有浪漫,隨後驚喜結尾,讓觀眾驚嚇到最後一刻才肯罷休,也是此片特別之處。

女主角雖是神職人員,但片中少有禱告場景,即使遇到那麼多的危難。她為一禱告的時刻便是男主角生病時,沒有藥 物可醫治,這不是有勇氣就能夠解決的,不像遇到急流只要咬牙撐過就結束了,男主角可能因此喪命,在逃亡時男主 角是她的精神支柱,而在希望幾近渺小時,宗教就是她的心靈支柱了,也是她勇氣的來源。

不管是從戰爭、驚險、愛情這部電影都能看到,因為取景於大自然,有些特寫和大遠景的光影、亮度可能會因此不同, 有些音效也因技術關係不會很顯著,但都不是大問題。《The African Queen》整體來說是很不錯的,不同於浪漫堆疊出 來的愛情片,這部電影是由多元的題材、高潮迭起的劇情組成的,非常特別。

猛人- Humphrey Bogart

文: Grace L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