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lko Experiment

Belko Experiment

評分: 4/10
年份: 2017
片種: 驚慄
導演: Greg McLean
演員: John Gallagher Jr.、 Tony Goldwyn、 Adria Arjona

荷李活低成本製作《Belko Experiment》把日本電影《大逃殺》的故事大綱改頭換面,主角由高中學生變成辦公室職員,本身新意已經欠奉,加上影片只重視官能刺激,浪費原著針對人性黑暗面提出的深刻思考,讓觀眾看到最後,除了一幕接一幕的爆頭血腥場面外便毫無印象,誠屬失敗。

我不知道這部電影是否《大逃殺》的授權改編,但無可否認,編導顯然地受到該日本電影的影響,整部電影不論是故事大綱還是一些劇情構思,都不脫該片影子。《Belko Experiment》的劇情講述一間公司在人跡罕至的荒野地區設立辦公室大樓,某天員工進入大樓上班後,突然被封鎖其中。正當眾人以為是惡作劇,一把神秘聲音迫令員工進行如《大逃殺》的互相廝殺遊戲,否則早已植入眾人頭部的秘密裝置會自動引爆…

《大逃殺》片初已把遊戲目的公開,相對來說,《Belko Experiment》卻故作神秘,到了最後才約略交代實驗背後的黑手。不過有看過電影的觀眾便會發現,這個所謂的背景,其實毫無驚世駭俗之處,和先前的劇情也沒有太直接的牽連,根本沒有必要刻意隱藏。從這樣的結局安排也可以看出,編導選擇這個故事的初衷,應該並不是要探討什麼人性弱點或醜惡的地方,而更多的只是看中了其暴力性,只是為了造就一個舞台,讓片中角色大肆殺戮,換句話說,這完全是荷李活B、C級驚慄片一向走的血腥動作路線而已。

從整部電影的劇情發展來看,血腥暴力的確就是編導最感興趣的地方。片中大部分角色的存在價值,不外乎就是充當噴血工具。由遊戲開始之初的第一個爆頭場面開始,劇情不過就是無止境的殺戮。片中一眾角色的設定也是特別典型,和《大逃殺》一樣,有正義感滿瀉的男主角、有強勢的Alpha Male領袖型角色、有自私自利者、也有軟弱的害怕等死者。人性萬變不離其宗,編導照字搬紙本來情有可原,無奈片中角色塑造大多不討好,或者說在僅作為噴血工具存在大前提下,實在無法讓觀眾同情。例如其中西裔女角在片中看似關鍵,而且在電梯間屢次死裡逃生,可是後來卻突然一擊斃命,便讓人看得無所適從。

看到影片結局,這個所謂的人性實驗,應該還有後續。忽然想起年前另一部同以低成本製作起步的系列片《The Purge 國定殺戮日》,記得該片第一部也是平平無奇,純粹推銷官能刺激,然而一直拍下去,第二和第三集卻愈見進步,編導對主題的闡釋也愈見透澈和深入,比起第一部可觀不少。如果《Belko Experiment》要繼續拍下去,看來編導大可參考該片,否則一再重複的話,只會如另一個失敗的低成本系列片《人型蜈蚣》一般,愈拍愈沉,到了結局篇已是完全崩潰。

文: Kantorat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