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glourious Basterds

Inglourious Basterds

評分: 9/10
年份: 2009
片種: 動作
導演: Quentin Tarantino 昆頓塔倫天奴
演員: Brad Pitt 畢彼特、 Melanie Laurent 瑪麗蓮洛倫、 Mike Myers 米克邁亞斯、 Diane Kruger 戴安古嘉、 Samuel L. Jackson 森姆積遜、 Eli Roth 伊萊羅夫

一部電影的整體表現,其實可以從導演的敘事手法與故事類型看出其成敗。

「這將會是我的曠世鉅作。」

放眼當今影壇,誰會想到一個錄影帶店小弟能成為坎城影展的重要人物?又有誰能料到,一個毫不掩飾 自己在作品中,出現大量明目張膽『抄襲』卻又玩出個人特色的導演,居然成了新一代次文化之中最具 代表性的人物?

嚴格說來,【Inglourious Basterds】這部作品其實在整體表現上相當貼近周星馳在拍攝【功夫】的感覺… 筆者並非指風格或是劇情…而是整體上以劇情為主角的敘事手法。其實很明顯能注意到本片並非有著明確的 主角,又或者…故事的每個不論戲份多寡之角色,其實都是主角。

整部片分為五個章節(【KILL BILL VOL.1&2】的做法…其實在【Reservoir Dogs】就玩過),也即是一個 小說的標準處理模式(序、起、承、轉、合)。其中,序與起的部分,帶出了故事發展相當重要的三方, 日後成為戲院老闆的猶太少女、外號『猶太人終結者(個人覺得翻作”猶太人獵人”更合適)』的納粹軍官、 以及如片名所描述的那批割頭皮的『Basterds(台譯:惡棍特工)』;故事中的承與轉,其實內容上較冗長, 除卻為結局的合作出鋪陳,其實在某種程度來說,很有一種編導在賣弄個人對電影的了解程度之意味(從 Tarantino出道至今,只有【KILL BILL VOL.1&2】是以劇情與角色造型,向看得出來是沿襲那幾部作品的影 片致敬,其他作品則是透過對話來表示居多),但也突顯出本片於歐洲上映廣受好評之原因(一句「不論國 籍,法國人對導演都很尊敬。」即表明Tarantino對法國人的致意)。

整部片除卻結局一場戲(個人聯想到【CARRIE】這部電影的結局)所充斥的暴力與恐怖感,其實暴力場面並未 如台灣文宣所言的那麼喪盡天良,不過就是球棒爆頭與鞭屍、序章的隔板屠殺、酒館的槍戰與最終章的多場短暫 之暴力場面,整部片其實並不算真的很暴力(當然,對衛道人士而言,還是很暴力),真要說這部片所賣弄的 暴力,應該是暴力場面所出現時的震撼感(很突然,也很真實)。

片中的演員表現均很亮眼,筆者想,應該不會有人懷疑這部片飾演『猶太人終結者』的Christoph Waltz在片中 所詮釋的城府、笑裡藏刀以及疑心病與殘酷…等相關字眼,幾乎是完美到讓人發寒(印象中沒有人這樣演過德國 軍人),也因此使其他人如Brad Pitt…等人,雖然角色夠突出,但也難突破Christoph Waltz的表現。

另外,美式電影在故事上,如非必要或是走獨立製片,很少有電影是以各不同國籍角色之安排的方式,讓各 角色(電影之虛構角色)講自己的母語。但Tarantino不但讓各角色講述自己的母語與以角色民族習慣行事, 還以此作為故事中的一個關鍵要素的梗(恕略…重點劇情)。很難想像吧…但Tarantino硬是做到了。

說本片是二戰片,其實並沒有啥戰爭場面;說本片是復仇片,其實只有一個角色在復仇;說本片是一部諜報片 ,其實『Basterds』的諜報行動也只幾乎集中在頭尾(全片的敘事又有點類似【Pulp fiction】的多段支線在最 後集合的手法),但說本片最後所傳達的片名主題【Inglourious Basterds】,結局中誰才是戰爭中真正的 『Basterds』…似乎一部近150分鐘的片子最後所要說的,就是誰才是那個『Basterds』。

如果說Tarantino在本片中除了個人風格的賣弄,與對電影發展過程的電影史教學這兩部分是向歐洲觀眾的討 好;是否那個對真正的『Basterds』之批評,就是對老大哥的一個既無情又硬痛的巴掌?

Quentin Tarantino…筆者個人又愛又恨的痞子導演,這部片無疑的讓筆者相當喜愛!

P.S:實在好奇,張曼玉被剪掉的戲份是飾演誰…之於劇情的重要性又是?

猛人- Quentin Tarantino、Christoph Waltz

文: bio-m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