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誘驚魂》:最令人恐懼非恐怖分子,而是不經意洩露的個人訊息

撰文: Kantorates | 發布日期: 2021年06月29日
Profile

網誘驚魂 Profile

評分: 7/10
年份: 2018
片種: 偽紀錄
導演: Timur Bekmambetov
主演: Valene Kane、Shazad Latif 、Morgan Watkins、Christine Adams

近年歐美影壇興起一片以社交網絡為主題的偽紀錄片風潮,例如2018年的《人肉搜索》、《Unfriended: Dark Web》等,近日於美國公映的《網誘驚魂》,也是同一類型,而且勝在由據報為真人真事的案件改編,故事特別引人入勝,觀眾代入感強烈。

影片故事以法國一名女記者的新聞著作為藍本,講述英國女記者艾美(Valene Kane)為調查伊斯蘭國招募歐美女子到中東賣淫的情況,化身為一名被穆斯林教義吸引的少女,透過Facebook臉書結識也是來自英國,但已前赴敘利亞加入恐怖組織的伊斯蘭國頭目比拉(Shazad Latif)。兩人在網上聊天一段時間,艾美雖然獲得不少珍貴情報,但另一方面卻在不知不覺間,對比拉產生特別的感情,而這段關係也令她步入不可收拾的危機之中...

說起來,《網誘驚魂》這部戲其實早於2018年2月在柏林影展首映,跟《人肉搜索》(同年1月聖丹斯首映)和《Unfriended: Dark Web》(同年3月美國本土影展首映)幾近同期,三片題材完全不同,前者為真實事件改編,《人》為懸疑查案、後者則為驚慄嚇人為主,不過拍攝手法則如出一轍,全片就在電腦屏幕上發生,並無任何現實場景或第三角度的鏡頭,全第一人稱的電腦畫面視角,讓觀眾的代入感大大增強,容易投入於劇情之中,尤其當代人都在手機、平板電腦的陪伴下生活成長,就更能對戲中人的遭遇感同身受。

正如上述,《網誘驚魂》的故事來自一本新聞著作,不過原書作者並非英國人,而是來自法國。我沒有看過全書,但讀過一些節錄,另外也查閱了一些作者的訪問,總括來說,電影版的改編,算是頗為忠於原著,尤其是女主角艾美和恐怖分子比拉的對話,很多都是直接摘錄自原著,有一定的事實基礎(當然大前提是你完全相信原書內容,認定作者對採訪內容沒有任何修飾),所以會覺得實感挺強。

不過觀眾看下去或許會發覺,綜觀全片,編導對男主角比拉的描寫,是遠較女主角艾美可信和富血肉感,特別是中後段起,當艾美漸漸對比拉產生複雜感情,性格和行為的變化就來得特別突兀,到了後來她孤身犯險就更難入信。針對艾美對比拉動情的轉折,其實是電影版的改編,跟原著不一樣。原作者在書中並無表示對比拉產生任何感情,甚至連同情都談不上,她接受訪問時曾斬釘截鐵強調自己在整個秘密採訪中並無對該恐怖分子投放任何私人感情,她表示曾在兩人交流的過程中,嘗試發掘對方的一些人性優點,但最後一無所獲,結論就是比拉這個人是徹頭徹尾的人渣。另外,原著中作者並非單獨行動,差不多所有跟比拉展開對話的過程,都有一名公司指派的攝影師在現場跟拍,而後來她前赴荷蘭和土耳其,也有攝影師同行,並非如片中一樣,幾乎是在眾叛親離的情況下獨自上路。

編導針對女主角艾美的性格行為作出的改動,似是想要增強一點戲劇性,但比較可惜的是,卻令影片後半部的寫實效果大打折扣。畢竟片中女主角為專業記者,而且年紀不輕,實在很難令人相信,她會輕易被恐怖分子的甜言蜜語洗腦,那怕編導已是不厭其煩地,為艾美設定了一個頗為堪坷的家庭身世。由於影片一直以真實事件改編為招徠,加上作為非驚慄或查案類型的故事,影片最大看點其實就在於真實事件帶來的恐慌感,而偏偏對女主角的改動又是如此的難以入信,因而就令到影片的最終成績大打折扣了。

不過有一點值得一提,影片拍得最好,也最有警世意義的,其實不是告誡歐洲的無知年輕人勿被恐怖分子洗腦,而是必須注意網絡安全,嚴防在社交網絡上公開太多個人資訊。艾美在最後之所以面對死亡威脅,並非因為在角色扮演的對答中露底,而是在不經意間讓對方獲悉太多表面上無關痛癢,實際上卻足以暴露私隱的資料,這包括她在激動時於鏡頭前揮舞機票導致真實姓名曝光、以及在直播聊天時讓對方看到家中窗外景象,因而被查到真實位置等。現在網絡資訊流通發達,只要很少的線索,就能把一個人的背景資料連根拔起,年輕人不能不防。

在社交網絡偽紀錄片類型來說,始終以《人肉搜索》拍得最雅俗共賞,《網誘驚魂》其實也拍得不壞,至少比起同類型的驚慄片較為言之有物,可惜在人物改動上功虧一簣,所以說,所謂的改編不一定要作改動,有時候什麼都不改依書直拍,效果可能還更令人滿意。

文: Kantorat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