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ep Up to the Plate

Step Up to the Plate

評分: 8/10
年份: 2012
片種: 紀錄
導演: Paul Lacoste
演員: Michel Bras 、 Sebastian Bras

電影總喜歡以美食來做文章,然而電影是仰賴視覺的創作形式,該如何透過銀幕讓觀眾也能「品嘗」美 食呢?《米其林廚神:美味的傳承》開場不久,隨即端出一道Gargouillou溫沙拉以饗觀眾。導演保羅‧ 拉寇斯(Paul Lacoste)從一枚白瓷盤開始,逐步紀錄米其林三星主廚米修‧布拉斯(Michel Bras)如何 完成這道手續繁雜的精緻料理,只見米修先以多種調味醬料仔細且精準地沾抹在盤子上,再依序鋪放上 香草、鮮蔬、花瓣,不一會兒,潔白的盤子如同畫布般布滿各樣色彩,成功地傳達出美食之「美」。不 過,《米其林廚神:美味的傳承》終究還是以人物為主的紀錄片,美食只是輔助,藉以帶出廚師的料理 態度,甚至是人生歷練。

《米其林廚神:美味的傳承》的主軸是傳承,想當然耳,傳統與創新之間的衝突是不可避免的內容。父 親米修白手起家,將位在Aubrac高原上的高級餐廳「Michel Bras」經營得有聲有色,更獲得米其林三星 的肯定;兒子賽巴提恩‧布拉斯(Sébastian Bras)從小耳濡目染,幾乎一半的青春時光都在廚 房中度過,自然習得了一番好手藝。但是,一如母親所言:「他們已在高峰卻得維持住位置。」不難想 見賽巴提恩所背負的壓力與難處。

傳承的意義是什麼?這是貫穿全片的核心問題。在影片中,我們可以看到米修在天色未明的清晨,帶著 賽巴提恩到市場去挑選食材,米修謹慎地一一對照清單,確保每項食材的數量正確;也可以看到米修和 賽巴提恩到菜園中親自採摘鮮蔬和香料,並互相確認所需之數量。這些都是傳承的一部分。米修不僅將 長久以來的經驗傳承給賽巴提恩,更將他對待料理的嚴謹態度傳承給兒子,因此我們可以看到父子兩人 分別向餐廳中的服務人員交代注意事項,那份一絲不苟的嚴肅表情反映出兩人共通的料理精神。

但是,傳承並非唯父是從,一成不變地延續傳統。米修和賽巴提恩對料理的做法經常會產生意見相左的 情形,雖然不至於到吵架的程度,但仍可看出米修幾近固執的堅持,以及賽巴提恩一方面想依循自己 的想法,另一方面卻又受限於父親的矛盾情結,無怪乎一位熟識米修父子倆的名廚說:「等到父親退休, 賽巴提恩才能真正展開他的時代。」只是,米修還沒準備好要退休,賽巴提恩又亟欲開創自己的事業, 於是在日本北海道洞爺湖畔開設唯一的海外分店是一步棋,發明屬於自己的新料理則是另一步棋。「這 不是革命,這是一種傳承。」賽巴提恩說道。

電影紀錄了賽巴提恩嘗試新料理的過程,從無到有,再從有到無,或結合日本當地食材重新呈現,或打破 原先概念將一道料理經過排列組合之後分成三道,務必使料理以最完美的姿態展現出來,種種過程可以看 出賽巴提恩對這道料理的用心與重視。不過,賽巴提恩在創新之中仍不忘徵詢父親的意見,雖然米修自認 是「傲客」,在稱讚之餘還頻頻提出看似尖刻的批評,但是這或許就是他們父子之間的相處之道吧。米修 的形象很像傳統的嚴父,不擅言辭,也不會把讚賞的話語掛在嘴邊,卻總是默默地在一旁關心兒子,支持 兒子。

賽巴提恩曾自省:「如果在日本,我們可以不變,堅持傳統就行,但我為何要變?」其實,賽巴提恩的 創新與改變不全然是推翻傳統,如同賽巴提恩將新料理中的各樣食材分別代表父親、母親和奶奶,他是 將前人所給予的東西經過消化、吸收之後,再以自己的想法轉換成全新的面貌,因此傳統與創新之間並 非只有衝突,他在創新之中仍保有傳統的精神,這也是他所謂的「傳承」。因此,傳統是永遠不會被抹 滅掉的,如同米修將舊照片從軟木墊上拿下之後,依舊留在軟木墊上頭的深褐色印痕一樣。電影中不時 出現米修、賽巴提恩及其一雙子女共同做料理的場景,料理對布拉斯家族而言就像遺傳般流淌在每個人 的血液中,看著兒子穿著小廚師服做菜,我想賽巴提恩更加能感受到傳承的意義:在料理之路上,米修 起跑,緊接著交棒給賽巴提恩,他將繼續跑下去,直到交棒給自己的兒子為止。

導演在片中除了呈現出米修和賽巴提恩父子兩人的傳承,更藉由影像視覺風格的經營傳遞出他們師法自 然的精神。不論是位在法國高原上的本店,或是日本北海道的分店,大片的玻璃落地窗絕對是餐廳建築 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來用餐的顧客坐在餐廳中,不僅可以享用當地、當季的現採食材,還可以透過 玻璃窗欣賞戶外的自然美景,此外溫暖的太陽光也可穿透玻璃,灑進餐廳之內,讓美食不只是美食,更 是人與自然的相互交流。因此,導演在拍攝時採用大量的自然光,讓清晨或黃昏的柔美光線打在人物的 臉龐之上,也灑落於高原緩緩起伏的丘陵間,讓電影光是視覺就有藝術般的享受。《米其林廚神:美味 的傳承》的視覺風格雖然是導演刻意經營出來的,卻十分地「自然」,絲毫不覺人工的造作,如同米修 的溫沙拉一般,這大概是人與自然和諧共存的最佳示範吧。

文: 張冠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