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king Woodstock

Taking Woodstock

評分: 7/10
年份: 2009
片種: 喜劇
導演: 李安
演員: Demetri Martin 迪美查馬田﹑ Emil Hirsch 艾美夏斯﹑ Imelda Staunton 艾美達史丹頓﹑ Henry Goodman 亨利高曼

十月份有兩位重量級台灣導演的新作品接連在台灣上映。其一是蔡明亮導演受法國羅浮宮 邀請而創作的《臉》(Face,2009),另一部則是李安導演改編自同名原著的《胡士托 風波》(Taking Woodstock,2009)。無論是否喜愛他們的電影作品,皆不可否認這兩 位導演為台灣電影打響的國際知名度。不過,倘若說起「雅俗共賞」這一點,那就非李安導 演莫屬了。

早在《胡士托風波》上映三個月前,電影原著的中文版就已佔據各大書店的店頭。蕭青陽設 計的書封五彩繽紛,令人眼花撩亂,卻不得不承認當下我的目光確實被緊緊抓住。如此豔麗、 花俏的書封,講述的究竟是怎麼樣的故事?而近年來創作趨近沉重的悲劇的李安導演,又會 如何表現這部電影?抱持著這兩點疑惑,並非是李安導演的影迷的我,滿懷好奇踏進人滿為患 的試映會場中。

「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座沉鬱蕭索的斷臂山,也有一個色彩斑斕的胡士托。」這是出版社為原 著小說編寫出的宣傳詞。只要稍微注意過李安導演的新聞,大概會知道他在每一部作品上映 時,都會說出格式相同的名言。諸如《臥虎藏龍》(Crouching Tiger, Hidden Dragon,2000) 的「每個人心中都有一把青冥劍」和《斷背山》(Brokeback Mountain,2005)的「每個人 心中都有一座斷背山」。這些話語你可以視為毫無意義的宣傳用語,也可以在觀影過後,邊回想 電影情節,邊咀嚼出箇中涵義。解讀可以有千百種,但從中還是能推敲出一個共同特徵,那就 是內藏與外顯、理想與現實的相互對照與呈現。

胡士托音樂節(Woodstock Music and Art Fair)於1969年開幕。那時越戰如火如荼地進行、 反戰聲音逐漸高漲、同性戀和警察間的暴力衝突釀成「石牆騷亂」(Stonewall riots),共同 交織成美國內外的紛擾與不安。此部分的歷史背景說明,李安導演並未著墨太多,僅讓觀眾從 開場不久後,艾利特母親索妮雅(Imelda Staunton飾)觀看的電視新聞中窺知一二。正如我 在前段所述,外界的種種動亂是屬於外顯,是屬於現實的層面;胡士托音樂節就像是現實的反 動,主打著愛與和平(Love and Peace),傳遞出的是當時美國嬉皮們心中內藏的理想。因此, 在《胡士托風波》這部電影中,沒有可怕的戰爭或暴動等激烈的衝突出現,最大的衝突就屬主角 艾利特(Demetri Martin飾)一家人之間的摩擦了。

從李安導演的創作路程來看,我們不難發現「家庭問題」是他所擅長,也最常取用的題材。 《胡士托風波》表面上看來是描述一場偉大音樂祭的誕生過程,其實所包裝的正是小家庭的 溫馨親情。母親索妮雅為俄裔猶太人,她常常將「納粹」和「3K黨」等歷史名詞掛在嘴邊, 妄想自己遭到迫害,是個脾氣暴躁又視錢如命的老太太;相較之下,同為猶太人的父親傑克 (Henry Goodman飾)就顯得溫和、慈祥且理性許多;艾利特在紐約從事設計工作,他賺的錢 都賠在父母親經營大半輩子的破舊旅館上。如同多數年輕人,艾利特只想離開父母、離開家鄉, 到大都市闖蕩出一片天下。但是,為了讓旅館免於被銀行查扣的命運,艾利特只得從大都市回 到家鄉試圖重振旅館的營運。

這樣的家庭背景和人物組成其實沒有甚麼特別,就像所有小家庭的縮影一般,他們經歷的問題 我們每個人也都會遇到,包括父母對子女的期許與子女自身的夢想間的對立、子女對自我的摸 索、個性截然不同的夫妻如何相處一輩子。其中,有一段最為觸動我心。對於脾氣暴躁,在金 錢方面略顯自私自利的母親,艾利特屢次與她發生小口角,然而父親卻能忍受這一切,默默地 相隨到老。因此,艾利特不解地問父親:「你怎麼能跟媽生活40年?」父親僅簡短達道:「我 愛她。」看來八股的橋段在李安導演輕輕帶過之下,沒有一絲矯揉造作的成分,而展現出寧靜 致遠的動人力量。不是有首流行歌唱道:「我能想到最浪漫的事,就是和你一起慢慢變老。」艾 利特的父母親大概就是最好的寫照。

回到先前所說,內藏與外顯、理想與現實對照的部分。《胡士托風波》一開場只見一片粉紫色花 海開滿旅館前的草坪上,花朵正是1960年代美國嬉皮文化的代表,藉以象徵反戰、反暴力、爭 取人權、追求自由及和平的訴求,而這些嬉皮也被稱為「Flower Children」。除此之外,音樂祭 會場的道路取名為「Happy Av.」等與活動宗旨相關的字眼,在在皆讓整部電影流露出理想伊甸 園的氛圍。在這座生命週期僅止於三天的伊甸園中,你可以隨時隨地赤身裸體、在野外做愛、 嗑藥抽大麻,這些原不為法律和道德所允許的行為,在胡士托音樂祭上卻是理所當然;猶太人、 嬉皮、同性戀、雙性戀,這些原本被排擠於主流社會之外的人群,在胡士托音樂祭上可以光明正 大展露自我;垃圾、泥濘、汙水、髒亂,原是令人反感的景象,在胡士托音樂祭上竟成為回歸自 然與純真的一道美麗風景。種種的景象宛如李安導演創造出,那色彩斑斕、旋轉波動的曼陀羅, 迷幻所有人的視覺與思想,共同享受那幸福的時光。

不過,伊甸園終歸只存在理想世界中。在搜尋胡士托音樂節相關資料時,我在日文版的「維基百 科」看到一個有趣的事實,那就是由於自由性愛和嗑藥造成十分混亂的局面,根本只有少數人覺 得這場音樂祭是美好的經驗。畢竟在道德和法制教育底下,多數人還是無法接受這樣的行為產生, 更遑論從中獲取歡愉感。其實,現實社會的戰爭、歧視、暴動、壓榨等行為的影響,相較於嗑藥 或濫交可說是有過之而無不及,因此《胡士托風波》一片反而令人感受到平和、舒服和愉悅,並 體會到李安導演所強調,那份不能也不該失去的純真精神。

文: 張冠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