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Godfather

The Godfather

評分: 10/10
年份: 1972
片種: 黑幫
導演: Francis Ford Coppola 法蘭斯哥普拉
演員: Marlon Brando 馬龍白蘭度, Al Pacino 阿爾柏仙奴, Diane Keaton 戴安基頓, Robert Duvall 羅拔杜華

於1972年及1974年奧斯卡頒獎典禮大放異彩的《教父》和《教父》續集,甚至在1990年《教父》導演為了令故事更為完整而開拍的 《教父》第三集,可謂影響了美國以至整個世界20多年來的電影文化,她一直影響著不少新一代對電影抱有熱誠的觀眾,從業人員。 但由於《教父》1﹑2集與第三集時間上距離太遠,因此本文只作1﹑2集的評說,這幾齣描述黑手黨柯里昂家族(Corleone family)的 電影,同樣由柯波拉(Francis Foad Coppola)所執導,而且可以從劇情上找到一條清晰的脈絡,即是你可以將她們當作一套電影,甚至 是一齣連續劇去看,但由於兩片的處理手法,以至藝術成就有顯著的分別,於是本文就評論而言,亦會獨立地為這兩套《教父》作出個 別分析.
為什麼《教父》會這麼受歡迎?1972年的《教父》囊括了奧斯卡多項獎項,包括最佳影片,最佳男主角等,風頭一時無兩,如果從 故事、導演手法、演員的表現等幾個角度去分析《教父》何以成功的話,我們或許可以見到一些端睨。
a. 故事
從整個故事的大綱來看,《教父》堪稱氣勢磅礡,她寫的是黑手黨的事跡,在這之前不是沒有這類型的電影,但是通常這些電影都是圍 繞一些故有的公式,例如有警世作用的黑道片等等一些比較缺乏有血有肉的人物的電影,《教父》在這方面是相當成功的,我們如果 能夠過濾地去看這齣電影,不難發現《教父》不單只是在寫著柯里昂(corleone)這個黑手黨家族,她在寫著的問題,譬如利益沖突﹑ 父子關係微妙的變化等一些就算是普遍家庭都隨時可見的現象,只不過因為故事是圍繞了黑手黨的話題,所牽涉到的故事情節便更 為複雜和淒美,而這絕對是當時以至今天都是罕見的。
《教父》的內容是不是有誨盜之嫌呢?是不是對黑手黨有過份的美化呢?這問題是值得深思的,在我角度而言,《教父》編劇在處理教 父維多柯里昂(Vito Don Corleone,由馬龍白蘭度,Marlon Brando飾演)絕對無意將其粉飾為一個英雄,柯里昂家族為了家族的利益會 公然地謀殺他人,他們一如其他犯罪家族一樣,包娼庇賭,遺害社會,柯普拉盡量將黑手黨的黑暗一面挖掘出來,只不過他將重點放於家 族中錯綜複雜的關係,我們可以看出編劇絕不鼓勵犯罪的行為,例如安排凱(Kay,黛安基頓,Diane Dkaton飾演)這麼一個有獨立主見的 女性充當教父第四個兒子麥可柯里昂(Micheal Corleone,阿爾柏仙奴Al Pacino飾演)的太太,她絕對反對甚至討厭他丈夫的犯罪事 業,是以產生了很大的角色矛盾衝突,這個伏筆在續集便明顯化了。編劇一而再三地將柯里昂家族的犯罪行為毫無保留的表露人前(謀 殺﹑經營賭博事業等),柯普拉導演亦不想將這些犯罪行為美化,相反他更以蒙太奇手法(簡單來說,即是將兩段或多段的影片穿插,以 達至的效果)將犯罪行為突顯出來,這會在「導演手法」上加以敘述。而整套「教父」亦散佈著一股與人無奈的感覺,我們可以看見 「教父」是由幾條清晰的脈絡去縱橫著全個故事,例如教父被伏擊,長子被殺害,小兒子一步步踏入權力中心,以至不能回頭(事實上, 教父和小兒子都不想他加入家族事業)新教父(小兒子)的辦事方式對家族的傷害等等一連串劇情將故事豐富,亦由於這些「無奈」的 脈絡,便使到整體上的故事偏向深沉而餘味無窮。
b.導演手法
柯波拉以超凡的功力掌控全局,片中意大利人重視家庭及黑手黨仇殺的鏡頭並陳,更令人感受到「暴風雨前寧靜」的恐怖。例如教父 的長子聽到他的妹妹被打了,他便立即趕到她那兒,誰知途中便被人暗殺,完全出乎意料之外。此外,導演亦以蒙太奇手法將權力獲得 所衍生的矛盾明顯化起來,單看片末一段的鏡頭,便知他功力如何高超,首先,新教父為了他妹妹的兒子充當宗教儀式上的教父時,鏡頭 一轉,便看到新教父所安排的暗殺,暗殺了五大家族的首腦,如此鏡頭不斷穿插,一方面突顯了新教父即位的荒謬,譬如他不斷要為外甥 說要放棄惡魔,但他的暗殺計劃豈不是很大的諷刺嗎?另一方面,這樣的洗禮可以蘊含著兩個意義,一個當然是新教父偽善地為他的外 甥舉行了聖潔的宗教儀式,另一個就是為他自己所擁有的洗禮,實際上,舊教父死了之後,新教父並不算真的擁有所有傳承下來的權力, 他面對的難題太多了,而到了洗禮一幕,新教父透過謀殺來消滅所有敵人,他終於能夠攀上權力高峰,這次的洗禮便蘊含了「新教父誕 生所設的洗禮」的意義了。這次的蒙太奇鏡頭堪稱為一時的典範,亦為後世所模仿的榜樣。
c.演員的表現
《教父》一片能夠得到如此佳積,很大程度上有賴於多位演員的傑出表現,當然人們會集中於兩位主角馬龍白蘭度和阿爾柏仙奴,他們 分別飾演新舊教父,表現出兩代教父所有辦事方式,以及所得出完全兩種不同的結果,簡單而言,就是當人面對權力時作出的反應,以及 相對所取得的成果。在這方面,兩位演員在演出﹑造型﹑扮相和氣質上都堪稱一絕,從表面地去看,馬龍白蘭度所扮演的舊教父予人的 感覺往往是闊達大度,處理大事之時能以寬大的胸襟面對,是一個幹大事之餘,流露著一身公義感染力的「教父」,暫且不論其之公義 是否洽當,但是馬龍白蘭度的確將教演活了,縱使是一些微細動作,如舉手投足亦足見教父的影子,這麼一個對自己的公義的價值自信, 以及充滿對公義實施不遺餘力的驕傲的人。最為人稱頌的是,馬龍白蘭度能以一種自然的演技去演繹教父一角,可知要自然流露絕不 簡單,如果是類似教父這麼一個高難度的角色,要自然演繹談何容易!故此當他獲取奧斯卡最佳男主角一獎時,可謂眾望所歸。反觀阿 爾柏仙奴雖然演技精湛,但卻不及馬龍白蘭度那種與人自然流露的感覺,他在續集便有更出色的表現,這待至評論續集時再談。

猛人- Marlon Brando 馬龍白蘭度, Al Pacino 阿爾柏仙奴

文: Kenn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