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轟天潛艦 K-19》: 人為事故災難 總會在不同時代以不同形式出現相同的事故

撰文: bio-man | 發布日期: 2023年09月28日
K-19 The Widowmaker

轟天潛艦 K-19 K-19 The Widowmaker

評分: N/A
年份: 2002
片種: 戰爭
導演: Kathryn Bigelow
主演: Harrison Ford 夏里遜福、Sam Spruell、Peter Stebbings

潛艦,在我印象裡,最早看過的影視作品(談及製作潛艦的作品的故事背景時代),談到最早研發的潛艦,是一部發生在美國內戰時期的一個人力潛艇研發為題材的電視電影(1999年的《The Hunley》)。

之後再看到跟研發潛艇有關的電影,就是2002年,以反應爐故障事故史實為藍本,明明是俄羅斯的故事,卻全片英語對白與美國演員主演的《轟天潛艦 K-19/K-19》。

作為一部超級賠錢的大製作電影(成本一億美金,票房連成本一半都不到),這部片其實也備受軍史學者批評,甚至被當時仍在世的倖存者直指片中不少的謬誤⋯⋯但有趣的是,這部片仍然是一致得到肯定⋯⋯福伯飾演的魏艦長的演出,仍然是給予觀眾足夠說服力。

時間回到冷戰的1961年,當美蘇進入軍事競爭裝備先進程度,以及搶著樹立軍事強權的領導地位的白熱化階段⋯⋯而打造先進核能潛艇,就成了雙方展現實力的戰場。

故事起始於一場失控的演習,以及當時負責指揮研發的米克黑爾公然批評決策層貪腐採購瑕疵零組件的亂象,導致後來由亞歷克西接手K-19研發收尾,以及成為艦長負責總指揮的結果。

基本上,故事花上近1小時的篇幅,介紹了幾位要角,以及先後兩任艦長的行事作風差異,來埋下事故發生後的領導衝突。而相較於故事頭尾點綴談及的政府決策體系腐敗的緣由,本片相當克制的將重心著墨在這個海底鐵棺材的組員們身上。

某些程度來說,可以說是凱薩琳畢格羅前半段取經了《Das Boot從海底出擊》這部潛艦經典電影的面貌;而後半段的反應爐故障事故,則靠攏了《紅潮風暴/赤色風暴》論述的領導階層矛盾的決策衝突與政治責任的結果論批判。

即便本片在敘事重心上面沒有很好的專注在反應爐事故的這一個主軸,但至少本片仍凸顯了一個很重要的主題⋯⋯也就是片中(現實中)死去的軍人們,在危機發生當下的責任心,讓災害得以控制在最小範圍的傷害。

我想,對照幾年前的福島50烈士,歷史總會在不同的地方重演相同的抉擇(而且同樣是來自決策層的混蛋們瞎搞導致的事態惡化),以及同樣展現給世人,那名為責任心的勇氣。

2002年出品《K-19》,柯麥隆的前妻,暨日後擊敗金馬倫/柯麥隆拿下奧斯卡最佳導演的凱薩琳畢格羅執導,主演包含韓索羅-福伯,以及魁剛金-最強老爸。

台版曾發行花絮滿載的雙碟版DVD,特收全中文化(包含講評音軌);以及沒有特收的正片only的台版藍光片。

文: bio-m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