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森斯坦與俄國蒙太奇電影理論

撰文: Kantorates | 發布日期: 1998年01月01日
愛森斯坦與俄國蒙太奇電影理論


愛森斯坦是何許人也?

相信對電影略有研究的朋友都會聽過愛森斯坦Sergei Mikhailovich Eisenstein (1898-1948) 的名字。 愛森斯坦是前蘇聯的電影大師, 亦是一個 電影理論家, 一生拍攝過的電影不算很多, 但是影 響力卻異常巨大, 和當時美國的電影先驅D.W. Griffith 絕對齊名。

當時的電影都偏向敘事方式發展, 認為電影的連接或畫 面是要合乎邏輯及順序闡述的, 但是愛森斯坦則對此表示不認同。 他認為電影畫面和剪接都是必須具衝突性的, 電影應該從心理 上影響觀眾的情緒, 只有這種拍攝手法才能令到觀眾真正享 受到電影的精妙之處。

他在自己的多篇著作都均有提及他構思的電影拍攝方式, 亦 曾多番透過自己的作品示範這些理論, 如《 Battleship Potemkin 》 及《 October 》 等都展示出其獨特富衝擊性的電影制作技巧。 在 他的電影理論中, 以「 蒙太奇」 一項影響後世最深。

02

俄國蒙太奇特色

蒙太奇( Montage ) 這個詞語有幾個意思。 最普遍的就是只 電影的剪接。 電影剪接分很多種類, 有直線式的、 連續 式、 跳接、 不連續式. . . 。 對於愛森斯坦來說, 蒙太 奇的意義絕對是超越了一般的剪接模式。 他提倡的蒙太 奇( Intellectual Montage ) 把電影剪接的意念再提高一個層面, 即是把兩個完全相反及具衝突性的影像剪接排放在一起, 以制造出比原來直線剪接更具衝激力及影響力的場面。 Eisenstein 相信直線連貫式剪接並不能制造出戲劇性, 所以 一定要靠蒙太奇去衝激觀眾的感覺和感情去加強戲劇效果, 對於事物本身同時也能創造出新的意思。 只有把不同, 甚 至是完全相反的影像結合在一起才是電影剪接最有效的辦 法。 舉個例子, 如早幾年Oliver Stone 的《 Natural Born Killer 》 便用過影像感強烈的蒙太奇處理不少場面。 其實有很多電 影都有用上蒙太奇的意念剪接, 只是通常都是用在電影中 某一場或幾場吧了, 很少電影能做到像Eisenstein 的電影一樣, 大量活用蒙太奇剪接, 猶其《 October 》 一片更是把蒙太奇的 意念發揮得淋離盡緻。

在《 Battleship Potemkin 》 中, 最扣人心弦的當然是平民大屠殺 一場, Eisenstein 透過蒙太奇的剪接制造出畫面上的衝突、 物 體容量上的衝突、 方向衝突、 人物表情的衝突等等, 令到原 本平平無奇的屠殺場面變得刺激萬分, 劇情的張力及壓逼感 亦大大提高。 如果以現代人見怪不怪的眼光看來, 它可能不 算什麼。 但試想當年正當大家都只在做直線連貫式剪接的時 候, 突然出現這種反傳統劃時代的新慨念, 所帶來的震撼是 可等驚人的呀。

總括來講, 愛森斯坦認為電影影像和剪接必須具有相互衝突 的力量才能從心理上去刺激觀眾的感覺和情緒的。

競爭對手

在當年的前蘇聯, 除了愛森斯坦外, 普多夫金Vsevolod I. Pudovkin 亦是十分重要的電影大師兼理論家。 他和愛森斯坦的關係既是 敵人又是朋友, 可以算是一對經常互相競爭的好對手。 和愛森 斯坦一樣, 他也認同電影的最大吸引力在於蒙太奇剪接之上。 但是他對於蒙太奇的意念則和愛森斯坦不同。 他認為蒙太奇剪 接除了是以零勵影像從心理上去刺激觀眾外, 剪接本身亦必須 具邏輯。 他認為愛森斯坦的蒙太奇慨念太抽象, 如果只把一大 堆相反或慨念化的影像剪接排列在一起, 觀眾未必能領悟到固 中意思, 而且這種表達手法亦違反了敘事電影的基本模式。

在他眼中, 蒙太奇不是衝突, 而是連接。 他認為電影不是拍出 來的, 而是從逐格逐格的片段或畫面組合而成的。 如果要電影 產生意思, 必須在組合上做到連接作用, 而非相互衝突。 和愛 森斯坦一樣, 他亦以自己的電影如《 Mother 》 及《 The End Of St. Petersburg 》 等去闡述其理論, 兩人在當時可謂風頭無兩。

02

推薦電影

愛森斯坦執導的電影不算很多, 但是都是對電影發展十分重要的 作品。 現介紹部分經典名作﹕

October - 個人認為此片是愛森斯坦的癲峰之作, 完完全全把他提 倡的Intellectual Montage 蒙太奇慨念發揮得水銀瀉地, 單是看美麗的 影像已覺值回票價。 此片主要講述1917 年俄國十月革命的故事, 本身記錄片味道頗高, 但是在愛森斯坦的拍攝下, 卻 成為一齣趣味怏然的刺激電影。

Battleship Potemkin - 此片是愛森斯坦的成名作, 故事背景定於1905 的 俄國革命中。 全片以樓梯大屠殺一場最扣人心弦。 和《 October 》 相 比, 此片展示的蒙太奇慨念不算太激進, 但是其重要性和影響力卻 又比前者更高。

Old and New - 這是愛森斯坦繼《 Battleship Potemkin 》 和《 October 》 後拍攝 的電影。 在此片他亦進行了不少實驗式剪接慨念, 其中包括Overtonal Montage 等。 不過由於政治立場關係, 此片在當時受過不少壓力, 不過愛森 斯坦在當時國際影壇上的地位已是舉足輕重, 故當局亦不敢太過留難他。

文﹕ Kantorat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