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 年03 月10 日
再看韓國電影 by Kantorates

再看韓國電影

近來看過的幾部韓片均水準不俗﹐ 好像以戰爭為題材的 《 The Front Line 》 ﹑ 諷刺 社會制度的 《 Silenced 》 ﹑ 宣揚友情的 《陽光姊妹淘》 ﹑講親情的 《Punch 》等﹐ 各有特色且最重要的是均成功做到雅俗共賞﹐ 讓人對韓國電影重拾信心。

記得當年首次和韓國電影觸電 ﹐ 大概是在九十年代末期﹐ 第一部真正讓我眼前一 亮的韓片﹐ 就是許秦豪的 《 八月照相館》 ﹐ 自此立即成為女明星沈銀河的超級 影迷﹐ 陸續找來她主演的 《 追訪有情人》 和 《 愛的肢解》 觀看﹐ 也從此打開了 觀看韓國電影的大門。

踏入千禧年初﹐ 具個人風格的韓國導演接二連三地拍出揚威國際的佳作﹐ 而且類 型包羅萬有﹐ 包括擅長喜劇的金相辰( 《 加油反鬥四條友》 ) ﹑ 黑色怪雞片的金知 雲( 《 茅dang 王 》 ﹑ 《 姊魅情深》 ) ﹑ 復仇天王朴贊郁( 《 復仇》 三部曲)﹑ 關注人 文的李滄東( 《 綠洲》 )﹑ 探討人性扭曲點的金基德( 《 飄流慾室》 ﹑ 《 爛泥情人》 ) ﹑ 喜拍陽剛風味大製作的郭景澤和姜帝圭等﹐ 讓人感到興奮的是﹐ 幾乎每個導演 都處於創作高峰期﹐﹐ 每一部作品都讓人留下深刻印象。

最重要的是﹐ 當年韓國電影業獲政府全力支持和護航﹐ 不但在國內提供配額保護﹐ 以確保其競爭力﹐ 以及有充足的發行渠道為觀眾接受﹐ 而且在海外推廣方面也非 常落力。 和日本電影的閉關自守不同﹐ 韓國電影人深明衝出本土的重要性﹐ 大量 本土電影被外銷到亞洲其他地區而且也鼓勵及資助電影人出席國際電影節﹐ 確保 和國際接軌。

另外﹐ 電影發行商也非常重視國際觀眾﹐ 相對於港產片早年對影碟製作的不重視﹑ 或者日本電影只照顧及保護本地市場的做法(例如大多電影影碟不會加入英文字幕 及限制區碼) ﹐ 幾乎每一部韓國影片的DVD 影碟都經過精心製作。 除了必然加插的英 語字幕及開放全區碼外﹐ 也花費不少心力炮製精彩的幕後製作特輯﹐ 遇著一些話題 之作﹐ 更會推出不同的特別版本或附贈品的包裝吸引觀眾。 當然﹐ 電影周邊產品如 原聲大碟等也是一應俱全﹐ 務求全面吸納不同地域﹑ 不同層面的潛在觀眾。

在各方面的全力配合之下 ﹐ 韓片在千禧年初的確度過了非常風光的幾年﹐ 不過自 從2003 年過後﹐總覺得 漸漸有回落之勢﹐ 雖然電影在拍攝技術領域上節節提升﹐ 刻 意向荷李活靠攏﹐ 但是在取材和創意上卻無復當年的活力。 除了個別例子如不斷冒 升﹐ 幾乎每片均讓人難忘的年青電影人奉俊 昊等之外﹐ 真正帶來驚喜的作品並不多﹐ 相反只看到愈來愈多仿荷李活的效顰作。 也就在這個時候﹐ 我對韓片的關注度開始 下降﹐ 看片量也大大減少。

韓片沒落的其他原因也不少﹐ 例如政府開放外語片配額﹑ 電影創意下降等﹐ 記得當 時選看的韓片﹐ 十之八九的經驗﹐ 就是有「受騙」 的感覺。 當人受騙次數愈來愈多﹐ 漸漸便會產生抗拒﹐ 不想再做羊牯。

可幸的是﹐ 經歷數年低潮後﹐ 去年韓片似有復甦之勢。 正如上述﹐ 多部作品都有可 觀表現﹐ 新的電影人漸漸崛起﹐ 而電影人在創作與技術平衡的拿捏上也愈趨精準﹐ 還望這個勢頭能夠繼續保持。 始終現在亞洲影壇中﹐ 港產片在中港融合形勢下幾乎 消失﹐ 日本電影還是未能重拾國際影響力﹐ 中國電影則受限於審查及大環境的制度 而還未能做到百花齊放﹐ 作為東亞地區的主要電影基地之一﹐ 韓國電影始終有其獨 特的魅力﹐ 值得繼續留意。

Kantorat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