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y We Are, The

天水圍的日與夜
Way We Are, The
評分: 9/10
年份: 2008
片種: 劇情
導演: 許鞍華
演員: 鮑起靜﹑ 梁進龍﹑ 陳麗雲﹑ 高志森

在香港電影新浪潮一輩的導演中﹐ 許鞍華的產量頗高﹐ 而且 作品水準維持在高水平﹐ 例如去年的《 姨媽的後現代生活》﹐ 便讓人留下印象。 今年她回歸香港﹐ 拍攝非常地道的劇情片 《 天水圍的日與夜》﹐ 更是讓人激節讚賞﹐是近年最值得一 看的一部港產片。

《 天水圍的日與夜》的劇情很簡單﹐ 住在天水圍公屋的貴姐 (鮑起靜) 和兒子張家安(梁進龍) 相依為命。 兩人樂天知命﹐ 無論遇到什麼事情都能坦然面對。 新鄰居阿婆(陳麗雲) 在女 兒去世﹐ 女婿再娶後﹐ 獨自遷入公屋﹐ 起初生活無聊﹐ 想法 悲觀﹐但在貴姐的感染下漸漸學懂怎樣好好生活下去...

許鞍華的《 天水圍的日與夜》﹐ 絕對是我近年看過的所有港 產片中﹐ 最喜歡的一部。如果現在要票選2008 年最佳港產片﹐ 我會毫不猶豫地把這部電影列為第一位﹐ 究其原因﹐ 在於編 導許鞍華令人折服的導演功力﹐ 以及電影濃烈到滿瀉的香港 地道味﹐ 毫無疑問﹐ 這是過去10 年最地道﹐最能反映香港人 的真實生活寫照的正忠港產片。

許鞍華的導演功力無容置疑﹐ 這部片在處理上的難得之處﹐ 是在幾近毫無劇情的情況下﹐ 拍出濃烈的戲味和實感﹐ 無 論場面刻劃﹑ 人物描寫等都讓人留下極深印象。 影片劇本 特別出色﹐ 往往透過看似隨意但極為精闢的對白﹐ 或者 不溫不火的情節﹐ 便把香港人的真實面貌﹑ 香港人的真實 生活﹐ 有血有肉而淋離盡致地呈現出來。 看這部電影﹐ 令我想起日本大導小津安二郎的庶民劇﹑ 或者是早年候孝賢 的鄉土電影﹐ 表面看輕描淡寫﹐ 實則感情豐富﹐ 而且不靠 煽情﹑ 不賣弄取巧﹑ 不借題發揮﹑ 不刻意炮製﹐ 單憑真情 實感便深深地震懾觀眾心靈﹐ 讓人產生強烈的共鳴感。

影片難得之處﹐ 不單在於編導對本地市場和觀眾的尊重﹐放 棄了近年十居其九的合拍片取道﹐ 而且擺脫了紀實電影常見 的嘩眾取寵(例如像同以天水圍取材的《 圍城》或近日以青少 年寫實生活為題的《 烈日當空》)﹐反而專注拍攝在香港影壇 絕跡多時的平凡百姓。 近十多年的香港電影基本上是從沒真 正拍攝過 所謂的尋常百姓﹐ 很多電影內的所謂普通人﹐ 總 有太多不平凡的遭遇﹐ 無法讓人信服這些普通百姓。 許鞍華 對平民百姓的關懷讓人敬服﹐ 也和近年大陸第六代電影主張 對日常民眾的紀實紀錄方向相同。

影片另一可貴之處﹐ 是借助戲中主角兩母子﹐ 教導大家如何 以樂觀的人生態度面對逆境。 雖然片中貴姐生活富貴的親友 沒有怎樣惠及他們﹐ 但貴姐從不怨天尤人﹐ 相反安貧樂道﹐ 做好本分﹐ 懂得在生活中尋找趣味。 其子看似無所事事﹐ 但 好在樂天知命﹐情緒智商極高。 當老師(陳玉蓮) 讚他情緒穩 定時﹐ 他淡然地說「 無事發生自然無情緒」。 這樣的回答看 來簡單﹐ 卻蘊含了頗高層次的智慧。 回顧整部戲的劇情﹐貴 姐一家絕非「 無事發生」﹐她的媽媽因病留院﹐ 其表親又突 然去世﹐ 生離死別的場面頻見﹐ 怎能說是無事? 兒子沒有重 大感覺﹐ 是遺傳了母親的豁達人生觀 ﹐ 當你能豁然地面對生 死﹐便能對所有事情都看開﹐ 自然不會產生激烈的情緒了。

要說影片唯一遜色的地方﹐ 應該是對天水圍一地的描寫。 和同以天水圍為題材的《 圍城》一樣﹐ 環觀這部電影的劇情﹐ 會發覺其故事不一定要在天水圍發生﹐ 把貴姐一家搬到屯 門﹑ 旺角或其他地區也無不可。

演員方面﹐ 在毫無卡士的情況下﹐ 影片順利保持強烈實感。 鮑起靜近年在不少電視劇扮演屋村師奶﹐ 演繹同類角色是 駕輕就熟﹐ 扮演其子的新人梁進龍木口木面﹐ 倒切合劇情的 紀實要求。 其他如陳麗雲﹑ 高志森等﹐ 都表現稱職﹐ 角色 富血肉﹐ 讓人信服。

《 天水圍的日與夜》一反港產片的所有慣例﹐ 沒有緊湊的劇情 (事實上是幾乎沒有劇情) ﹑ 沒有一浪接一浪的高潮﹑ 沒有星 級卡士坐陣﹑ 沒有靚人靚景﹑ 沒有談情說愛﹑ 沒有誇張炮製﹐ 注定無法在商業影市受到注目。 不過同一時間﹐ 影片卻包含 了近年港產片少見的真情實感和香港特色﹐ 一幕又一幕言簡 意賅的場面深深打動觀眾的心。 影片在沒有什麼劇情的情況下﹐ 仍能一直吸引觀眾看到最後﹐難度之高可想而知。 許鞍華也憑 此片展示了殿堂級的導演功力。

對於所有關心香港﹑ 欲了解香港人生活的觀眾﹐ 這是一部非 常值得推薦的電影。 錯過公映的朋友﹐ 實在應該購買影碟支 持!

猛人- 許鞍華﹑ 編劇及全部演員

文: Kantorat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