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烽火芳菲》 - 康城影展金棕櫚獎名導的抗戰風情畫

撰文: Kantorates | 發布日期: 2019年01月19日
Chinese Widow, The

烽火芳菲
Chinese Widow, The

評分: 6/10
年份: 2018
片種: 劇情
導演: Bille August
主演: 劉亦菲、Emile Hirsch、李芳淙、余少群

近年中國內地拍攝的抗戰題材電影,不是劇情失實,就是充塞過分激昂的報仇情結,讓人看得冷汗直流。去年一部同以抗戰為背景的劇情片《烽火芳菲》,找來曾獲康城影展金棕櫚獎和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外語片的丹麥重量級名導Bill August執導,雖然帶來一些不同觀點,但劇情卻如失敗的混血產品,看著就是讓人感到彆扭。

影片故事以抗戰時期發生的浙贛戰役為背景,講述一支美國空軍隊伍空襲日本東京後,由於燃料耗盡,迫降中國浙江省的農村附近區域。日本人得知消息後,立即派兵搜捕,而其中一名軍人傑克(Emile Hirsch),被村長和村中寡婦英子(劉亦菲)救起。村長不久即被日軍殺害,留下英子和女兒負責照顧傑克,直至游擊隊派人將他們接走...

正如上述,礙於政治環境,中國內地拍攝的抗戰片,不時都會誇大中共游擊隊在戰爭其間的貢獻,以及貶抑當時作為抗日主力的國民革命軍,所以要透過電影真正全面理解抗戰史,是非常困難的事。另一方面,即便撇除因政治形勢而造成的史實觀局限,近年不少內地抗戰影視作品另一大問題,就是太著意於宣泄被壓抑的民族感情,經常以痛打外國人帶來的快感,作為作品主要的賣點,例如一大堆手撕鬼子、痛打洋人的電影和電視劇,無一不誇張炮製,處處煽動仇外情緒。

以這樣的創作環境來看,由外國人編劇和執導的《烽火芳菲》,倒是走了一條非常不一樣的創作路徑。以文藝片起家,分別憑《Pelle the Conqueror》和《The Best Intentions》兩獲康城影展金棕櫚獎的丹麥名導Bille August,以抗戰大環境為背景,拍的卻是一個格局非常小,主要就是講兩個人相處的故事。影片透過一名傳統中國婦女和一名落難美軍的相知相交,顯示危難中的人性光輝,立意正面,而且不慍不火的場面處理,明顯地比起近年眾多財大氣粗卻大而無當的國產抗戰大片,來得更耐看和討好,但未知是否外國人的思維和情感表達的方式,始終和中國人有點不一樣,劇情發展到後段卻是急轉直下,傑克和英子由憐生愛的關係,變得特別不可信。

片中故事其實有真正原型人物,不過事蹟比起電影平淡得多,真實版的英子是和丈夫一起救起一名美軍,然後再把他送走。雖然整個過程不無風險,但卻不如電影故事一樣九死一生。顯然地,這並不是適合依書直拍的故事,所以編劇大刀闊斧,把英子改為近乎單身的寡婦,然後再為她和傑克加入一段感情關係,以豐富情節。以西方戲劇架構上來看,這樣的改動是可以理解,但看來編導在改編的時候,並未把中國人的情感表達思維計算在內,先別說片中大量不符民風的對白,英子在最後坦然接受傑克,看起來便特別不真實。如果說這是發生在上海或沿岸大城市的事,還比較讓人信服,畢竟在這些華洋共處的地方生活的人,思想會比較前衛,但故事發生在鄉下農村,英子又是目不識丁的傳統華婦,實在讓人難以想象,她在情感表達上,會如外國人一樣主動和大膽。

說起來,Bille August已經不算是對中國民風民情毫無認識的老外,根據網上資料,他早在七年前已於中國設立工作室,並參與製作幾部國產片,以他這樣的經驗和導演能力,尚且拍出兩不像的中國電影,可見外國人拍中國,就是水土不服,相反亦然。不過正如文首所言,能夠看到一些不一樣的觀點,始終比手撕鬼子或漫無目的地炸來炸去為好,至少人家還明白,劇情片應該包含一些劇情。

文: Kantorat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