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問4》:功夫好不及力量大的感慨

撰文: Kantorates | 發布日期: 2020年02月15日
Ip Man 4: The Finale

葉問4 Ip Man 4: The Finale

評分: 7/10
年份: 2019
片種: 動作
導演: 葉偉信
主演: 甄子丹、吳樾、吳建豪、李宛妲、Scott Adkins 史考特艾金斯、鄭則士、陳國坤、敖嘉年、Chris Collins

已成強弩之末的《葉問》系列,想不到還能堅持拍到第四集。從影片劇情看來,今集除了一貫痛打洋人的民族自慰快感,看來還有意宣揚薪火相傳的主題訊息。影片去年底在中港上映反應不俗,不過論整體表現則顯然無法超越三部前作。

《葉問4》的劇情延續前作,講述踏入暮年的葉問,擔心兒子葉正的前途,於是決定到美國三藩市,為兒子尋找海外留學的門路,順道探望於當地發展的徒弟李小龍。不過葉問卻被捲入當地華僑和美軍訓練營將官的糾紛,結果不得已再次出手...

雖說影片中不少人物都真實存在,包括葉問父子和李小龍等人,但正如甄子丹不符合角色年齡的黑髮年輕造型一樣,明眼人都知道這不是忠於事實的改編,甚至可以說,只是抽取原著人物性格特徵的全新創作,觀眾不應把電影中的故事信以為真,情況就像《三國演義》,大概就是三分真實七分虛構。依此而論,編導今次把舞台搬到美國,主要還是重複了這個系列誕生以來的致勝方程式,就是藉著痛打外侮而激起觀眾的腎上腺素快感。

今集的外侮對象,就是美國人。影片以六、七十年代美國華僑遭主流社會欺壓的情況,可能有借古諷今之意,尤其近年美國總統特朗普當政,對中國毫不客氣,在兩國貿易戰談判中咄咄逼人,編導透過電影替國民抒發悶氣的意圖明顯。有人可能會說,片中白人歧視華僑的情況,是否太誇張,其實從歷史角度來看,跟事實差距並不太遠(年代可能有差異),直至今時今日,美國中部不少白人社區,某程度上還是存有不少種族偏見的情況。至於在華人聚居地如片中三藩市,歧視當然較少,就算真有其事,也不會如以往明目張膽,而是像片中敖嘉年和洋商的對話一樣,不會在當事人面前發作。

影片描寫華僑遭歧視的景況,雖有戲劇修飾,但大致上其實沒有問題,相對來說,真正令人關注的,其實在於是否有此必要的疑問,即係是不是有需要拍攝這種電影去進一步鼓吹排外的思想?當然,純粹從商業角度,電影人大概都明白,這些情節是票房靈丹,容易吸引觀眾入場,是賺快錢的途徑,但電影畢竟是社會文化的體現,拍攝這類以負面態度宣泄對社會現象不滿的影片,對助長社會風氣和推動國民自強是否真的有正面作用,不免令人有所保留。

至於影片另一主題:傳承,則相對寫得較好。片中一直強調武學傳承不應拘泥門戶或種族之見,只要有利武學發展,不應閉關自守,而是廣納賢才,當中李小龍的角色,就是這種開放式傳承風格的代表,而作為其宗師的葉問,也表現了對這種先進開通思想的認同。編導在這方面的處理,是值得一讚,雖說其實也沒有太多新意,例如早在七、八十年代,劉家良的功夫片,不少都已經包含了類似的武學大同思想和處事態度。相對來說,影片在武學描寫的寫實性,才最令人留下印象。

跟以往一個打十個不同,今次片中幾場動作戲,都來得較具血肉實感,當中特別強調體形差異對戰況產生的影響,是華語動作片少見。以往港片拍動作戲,不論壞人的身型比起主角多巨型或大隻,主角到了最後都能輕易將其擊倒。但在《葉問4》,情況卻剛好相反。例如萬宗華(吳樾)和洋軍官(Scott Adkins)對打,顯然地萬的功夫比起對手高,技巧更為高超,手法也較迅速,但因為身型比對方單薄,力量也不及對方,結果中了幾記重拳後,便無法重新振作。同樣地,葉問跟洋軍官對打,身型和力量也是落於下風,即便招牌絕招一出,拳如雨下,也傷不了對手分毫,而他最後取勝,並不是單憑詠春功力,而更多的是靠多年累積的實戰經驗,以及帶取巧性質的陰招。這樣一來,顯然就比一般華語功夫動作片高明得多,也較易為人信服。(當然,按史實來說,葉問當時已是年近七旬之輩,是否能抵擋年輕洋官一記重拳,也是一大疑問,所以所謂的信服,只是以片中甄子丹的體格而言。)

總的來說,四集《葉問》系列的動作戲各有特色,不但視覺上為觀眾帶來刺激,而且也表現出比一般動作片更深邃的想法和實踐,單是這一點,已是值得一看。

文: Kantorat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