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 年01 月09 日
淺談兩岸三地的主流影市情況 by Kantorates

淺談兩岸三地的主流影市情況

新年伊始﹐ 看來是回顧兩岸三地華語片發展的最佳時機。

我在去年大概看過接近一百部華語片﹐ 當中以港產片最多﹐ 其次為中國片 和台灣片。 回顧去年觀看的大小影片﹐ 簡單總結的話﹐ 可以用「 無風無浪」 形容港產片的成績。 中國的情況則比較光怪陸離﹐富水準的電影不少﹐ 但同 樣地 濫竽充數的也多。 相對來說﹐ 產量少且成本一般較低的台灣片﹐ 卻帶 來不少驚喜﹐ 好電影絡繹不絕﹐ 成就不錯。

產量仍然處於低谷的港產片﹐整體水準比較平均﹐沒有特別標青的傑作﹐ 但可 幸也沒有爛得透頂的垃圾。 從去年片目可見﹐ 港產片已漸漸到了汰弱留強的 地步﹐ 像早年常常出現的一些製作質素低劣﹑ 僅靠明星效應支撐的中低成本鬧劇 ﹐ 已大幅減少﹐ 甚至是絕跡大銀幕。 現在港片都講求紮實的技術﹐ 儘管不少影片 的劇本仍然不濟﹐ 但在拍攝技術上已貼近國際水平﹐ 表面看不會失禮。

港片現在主要分為兩類別﹐ 第一為主攻大陸市場的大片。 由於擁有龐大的市場作 後盾﹐ 這些電影大多能夠獲得較大的投資﹐ 並聘請一線大明星主演為號召﹐ 加上 動輒以先進的電腦特技炮製華麗的大場面﹐確保票房收入﹔ 第二類別為低成本的 本地製作﹐ 市場可以是針對本地或內地﹐主要靠影碟市場平衡收益。 由於成本不 高 ﹐ 風險也低﹐ 容許較多創意﹐劇情可能比起第一類的電影大膽和好玩﹐ 但由於 主演多為二﹑ 三線的演員﹐ 或依靠電影宣傳的娛樂圈新人﹐ 且沒有足夠資源拍攝 大場面﹐ 所以不能期望戲院票房﹐ 而且若未能建立口碑﹐ 要在影碟市場爭取支持 也不容易。

環觀去年港片﹐ 若論票房定英雄﹐ 擁有大卡士或標榜大場面﹐ 主攻內地市場的大 片(即上述的第一類電影) ﹐ 例如《 家有喜事2009 》﹑ 《 風雲II 》和《 十月圍城》﹐ 當 然是大獲全勝﹐ 但論藝術成就和電影質素﹐ 最好的幾部如《 天水圍的夜與霧》﹑《 麥 兜響噹噹》等﹐ 當屬第二類。 不過《 麥》的情況比較特別﹐ 從影片劇情和抒發的情懷 來看﹐ 都是很香港地道的﹐ 可是在內地上映卻大受歡迎﹐ 票房突出﹐ 其成功頗值得 香港電影人參考。

大陸的電影﹐ 我看的不算非常多﹐ 但富代表性的和成為話題的﹐ 大部分都已經看過。 中國影市的發展頗為混亂﹐大家都看到這是一塊肥豬肉﹐ 大家都想從中分一杯羹﹐ 但 說到如何才能掙得票房﹐ 卻又一臉迷茫﹐只能不斷在錯誤中嘗試。 大製作由知名導演 和具號召力的明星坐陣﹐尚可把失收的風險減到最低﹐ 而且不乏以小搏大的成功﹐ 例 如張藝謀的《 三槍拍案驚奇》﹐ 便可能是去年最本小利大的奇片﹐ 至於一窩風粗製濫 造的劣作湧入市場﹐ 成為炮灰的便 不免特別多了。 現今觀眾水平上升﹐ 看過內地電 影論壇網站的朋友都會發現﹐ 爛電影是不可能濫竽充數﹐ 相反只會被罵得體無原膚﹐ 難以翻身。 相對於大片和爛片﹐ 一些處於中游水平的電影﹐ 其實比較尷尬。 例如有一 部由影星胡軍監製的《 我的唐朝兄弟》﹐ 明顯不屬大片﹐ 但也不是完全撈錢趕潮流的 快餐作品﹐ 可是礙於制度和社情﹐ 整部電影欲言又止﹐ 予人意猶未盡之感﹐ 無法獲得 普遍觀眾接受﹐ 票房失利是無可奈何。 中國電影如未能解決題材審查的問題﹐ 要更上 一層樓實不容易。

和中港的紙醉金迷﹑ 暴發戶橫行相比﹐ 台灣電影頗有自成一派的風範。 台灣本土電影 的商業市場﹐ 早在八十年代已經陷落﹐ 先是被港產片霸佔﹐ 然後又被全面荷李活化﹐ 本地電影只能紛紛轉型﹐ 有人去拍藝術片﹐ 主攻國際影展﹐ 也有人堅持拍攝低成本的 商業小品﹐ 利用創意和揮金如土的荷李活抗衡﹐ 不時造就票房奇蹟﹐ 闖出一片小天地。 可能正因為累積了多年拍攝商業小品的經驗﹐ 台灣影人對這些電影的處理愈趨成熟﹐ 近年頻頻拍出佳作﹐ 例如年前破盡紀錄的《 海角7 號 》﹐以及去年在票房勁收的小本文 藝片《 聽說 》﹐ 都可算是當地影人多年耕耘下的大豐收。 這些電影成本不高﹐ 但創意 滿瀉﹐ 例如去年初曾在港上映的 《 停車 》﹐ 言之有物之餘﹐ 保持一定的通俗娛樂性﹐ 讓觀眾驚喜連連﹐也在外國影展受到好評。 和香港同類電影的前景不明朗﹐ 以及內地 仍處於摸索階段的定位模糊﹐ 台灣在這方面的發展堪稱最為成熟﹐ 不少作品都能做到 雅俗共賞﹐ 讓人驚喜。

Kantorat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