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 年07 月24 日
純港產片獲本地觀眾支持 by Kantorates

純港產片獲本地觀眾支持

正當不少大規模的港產片愈趨內地化之際﹐ 本土味濃郁的 小品看來並未為觀眾遺忘。 上半年幾部以本土口味為賣點的 電影﹐ 例如《 歲月神偷》﹑《 志明與春嬌》和《 打擂台》等﹐ 都建立 起一定的口碑﹐ 當中《 歲月神偷》票房甚為理想﹐ 而後兩者的 影碟銷情也很可觀﹐不乏捧場客﹐ 十分值得熱愛純港產片的 觀眾高興。

以戲而論﹐ 上述三部電影港味雖濃﹐ 但整體表現其實不算非 常突出。 例如《 歲月神偷》﹐ 雖然編導羅啟銳和張婉婷拍得用 心﹐ 顯然是富誠意之作﹐ 但整體劇情較為平淡﹐ 手法也有點 懷舊﹐ 和兩人在八十年代港片黃金時期的作品相比﹐ 還是有 點落差﹔同樣地﹐ 《 志明與春嬌》雖以生活化的地道潮流對白 吸引觀眾﹐ 但劇情本身並沒有特別之處﹐ 不外乎是尋常的男 歡女愛﹐ 編導沒有變出任何新招。 相對來說﹐ 《 打擂台》的構 思較為奇特和巧妙﹐ 不過編導的電影語言運用比較稚嫩﹐ 手 法單調﹐ 有點浪費了這個特別的題材。

這些電影之所以獲得口碑傳頌﹐ 看來很大的原因就在於其本 土化。 本土化的港片雖然北上困難﹐ 但在香港確有市場。 舉 今年上半年的港產片為例﹐ 若是中型成本或以下的華語片﹐ 中港合拍的票房都不能算是太理想。 例如兩部賀歲片 《 花田 囍事2010 》和《 72 家租客》﹐ 論拍攝水準都是水軍鬥海兵﹐兩者 最大分別﹐ 在於前者主要以內地觀眾為目標﹐ 後者則堅持地 道口味。 結果後者票房大獲全勝﹔ 賀歲第二檔的 《 財神到》﹐ 和《 花》一樣找香港班底拍內地市場﹐ 在港票房一敗塗地﹐ 觀 眾的選擇顯而易見﹔ 到了暑期會戰﹐ 同期上畫的《 人間喜劇》 和《 唐伯虎點秋香2之四大才子 》﹐ 前者上映逾月仍不乏捧場 客﹐ 後者雖攬著原裝幕後班底和部分幕前陣容﹐ 但在完全內 地化的包裝下﹐ 上映不久便匆匆落畫﹐ 可見本地觀眾對純港 產片的喝求﹐ 並沒有減少。

雖然大家都明白本地觀眾的需要﹐ 但十三億潛在觀眾這片肥 肉 ﹐ 始終比數百萬人重要。 商業電影畢竟是一盤生意﹐拍電 影也不是幾個人一圍桌﹐ 每人拿幾十塊錢能夠成事的工作﹐ 在商言商之下﹐ 本地電影公司和影人傾向祖國懷抱﹐ 不難理 解 。 況且高成本的大製作如不能獲內地支持﹐ 能夠開拍也讓 人生疑﹐ 這是不能不面對的現實。 不過好在近來多部中低成 本的純港產片都獲得良好口碑﹐ 讓大家都意識到﹐ 有些東西 是不能夠﹐ 也不應該被遺棄。

在未來數月﹐ 還有不少港味較濃的電影推出﹐ 例如郭子健的《 為 你鍾情》﹑畢國智的《囡囡》和許鞍華的《 得閒炒飯》等﹐ 至於正在拍 攝的《李小龍》﹐ 雖然力sell 還原五﹑ 六十年代的香港風情﹐ 但揚 威國際的李小龍向來都不只是屬於香港 (內地電視台也曾拍攝 其傳記劇集) ﹐ 看其市場定位﹐ 應會跟隨《 葉問》系列的模式﹐ 能 否達致兩面討好的結果﹐ 還要拭目以待 。

Kantorat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