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03月25日
三藩市亞美電影節的轉型 by Kantorates

三藩市亞美電影節的轉型

美國三藩市的影展數目不少,不過說到最受注目的,必然是規模最大的國際電影節,然後就是以美國亞裔為主題的CAAM電影節。由於這兩個影展幾乎是背靠背式分別在每年三、四月舉行,所以常常被人混為一談。

今年的CAAM電影節,剛於上周圓滿結束。說到這個擁有三十多年歷史的影展,前身為三藩市亞美電影節,直到2013年才改名。CAAM全寫為Center for Asian American Media,從其名字便可意會,主辦單位的取向,是要把活動從單純放映電影,擴充到其他牽涉美國亞裔文化的領域。

CAAM的改革靈感可能來自SXSW西南影展,後者除了電影外,也包含音樂表演及科技展覽等活動,規模愈來愈大,的確有讓其他影展參考的價值。然而從CAAM改革後幾年間的表現來看,顯然地落入了眼高手低的窘境,不但作為本業的電影節愈來愈縮水,其他領域的活動也未能如預期一樣,創造出更大的影響力。

還記得數年前CAAM轉型後,曾大力推廣音樂及飲食的環節。音樂和影像本來相輔相成,作為新加入的項目合情合理,亞洲人酷愛飲食文化,以此招徠觀眾,也是富有商業計算的策略。可是該主辦方可能低估了推廣這類型綜合性活動的難度,過去幾年把資源分散,不但未能開拓更多層面的觀眾,更讓原來支持電影節的人士感到無所適從。策展人可能不明白,喜歡看電影的觀眾,參加電影節就是看電影,聽音樂和吃東西只能算是伴碟,而不可能是主菜。主次不分,只會讓人質疑影展本身的專業性。再者,三藩市不像美國一些偏遠、亞裔較少的城鎮,民眾接觸亞洲音樂和亞洲菜的機會本來便很多,有關的多元文化活動也是此起彼落,CAAM要如何突圍其中,告訴人家在影展其間主辦的飲食節,會比起人家專門的飲食活動更好,實在是非常困難,而且吃力不討好的任務。從今年的影展基本上已放棄飲食環節可見,或許策展人已開始意識到,分散投資對某些地區或類型的影展,並非萬試萬靈的妙藥。

未知是否正因為資源的分散,作為活動主菜的電影節,規模也是愈來愈小。還記得多年前,CAAM前身的三藩市亞美電影節,除了關注美國亞裔的電影外,和亞洲電影人的關係也挺密切,不少亞洲電影明星也會接受邀請出席,好像多年前本站訪問的日本名導黑澤清,就是透過該影展聯繫採訪。另外,數年前台灣電影名導楊德昌去世,該影展也反應迅速,決定選映幾部楊導的經典名作,以作悼念。然而近年未知是資源問題還是其他原因,CAAM的選片策略由以往的兩面兼顧,變成集中在美國本土亞裔電影身上,選映的亞洲電影愈來愈少,質量上也非常參疵,例如今年唯一一部來自香港的劇情片,竟然只是水準欠佳的《此情此刻》,可見跌watt之嚴重。當然,作為一個志在推廣美國亞裔電影的平台,這是非常合情合理的安排,但是因而縮減對亞洲電影的關注,顯然卻是一個重大的敗筆。電影節必須靠明星,是策展人不得不面對的現實矛盾。即便規模龐大如歐洲的康城、威尼斯影展,本來是作為與荷李活抗衡的重要電影力量,但是近年還不是要屈服於明星效應,為了增加收益及注目性而邀請大量荷李活明星及商業電影參展,以保持星光熠熠的效果?CAAM選擇艱難的道路,無視亞洲電影而專注美國本土新人,不能不讓人佩服策展人的勇氣,但同樣地,也令到影展的吸引力急速收縮(我觀賞的《此情此刻》一場,縱有女主角陳靜親到三藩市撐場,但全場空位不少,事實上,主辦方事前甚至完全沒有在華人媒體中宣傳女主角的到訪,也讓人感到莫名其妙)。

近年世界各地的影展數目如雨後春筍,但不少新影展都經營不長,一、兩年便無以為繼的影展並不罕見。難得三藩市亞美電影節能夠在有限的資源下堅持三十多年,成就得來不易。在此加以批評並非落井下石,只是有感而發,希望該影展能重新振作,繼續為三藩市的亞洲電影愛好者提供難得的觀景平台,推動美國本土亞裔電影發展而已。

Kantorat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