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屆「香港同志影展」
撰文: 編輯部 | 發布日期: 2025年08月16日
第36屆香港同志影展(Hong Kong Lesbian and Gay Film Festival, HKLGFF)將於2025年9月12至27日舉行!今屆香港同志影展將繼續呈獻世界各地頂級的LGBTQ+電影,帶來共 22部長片和37部短片,短片中包括香港本地作品。本地同志電影生力軍,以及受邀來港的海外導演與演員等,都將出席映後問答環節以及專題座談會,讓觀眾能與各地電影人即場互動,感受 LGBTQ+ 電影背後的文化。
開幕電影: 奧斯卡影后奧莉花高雯主演酷兒家庭劇情片《我的外公占爸》
繼年初於辛丹斯電影節舉行世界首映,全新酷兒家庭劇情片《我的外公占爸》(Jimpa)在回到導演的家鄉澳洲登陸阿德萊德電影節之前,率先於9月12日為今屆的香港同志影展打響頭炮!今年開幕電影《我的外公占爸》,由《爭寵》奧斯卡影后奧莉花高雯(Olivia Colman)飾母親,帶同她那剛踏入青少年階段的非二元性別孩子(奧德梅森海德 飾)去探訪憑《常在我心》提名奧斯卡最佳男配角的尊力高(John Lithgow)飾演的同志外公,牽引出三代人的家庭觀念,以至傳統與現代的酷兒價值互相衝擊。本片以尖酸而有力的對話及動人真摯的演繹,喚起大眾對性別、性取向和代名詞的討論,同時彰顯了親情、愛與接納在現今世界的重要性。本片附中英文字幕。主演之一奧德梅森海德(Aud Mason-Hyde)將出席開幕禮及映後談。
閉幕電影: 「四娘教子」笑料百出的愛爾蘭親情喜劇《煩到媽媽媽媽聲》/ 《全職乖孫》製作團隊探討泰國BFF 愛與成長《難道喜歡妳》
今年閉幕電影成雙——榮獲倫敦電影節「觀眾票選最佳劇情片」的《煩到媽媽媽媽聲》(Four Mothers),講述處處碰壁的同志小説家愛德華不但要貼身照顧病重母親,他的三位老死為了參與同志驕傲節,竟也將他們的母親託管愛德華家中,令他要承受四倍「母」力威脅,爆發「媽」聲四起的惹笑喜劇!億萬票房《全職乖孫》製作團隊則帶來青春洋溢的泰式女女戀曲《難道喜歡妳》(Flat Girls),刻劃從小在同一棟警察宿舍長大的安與珍,當離婚的男警阿東遷入後,讓兩人原本模糊的關係變得剪不斷、理還亂,也必須面對那些悄悄靠近的喜歡與愛,還有成長與成年的意義。兩片皆附中英文字幕。
特別推介: 榮獲辛丹斯電影節「國際劇情片評審團大獎」的印度詩篇《斷掌分梨》
「特別推介」單元展映印度導演洛瀚卡納瓦德(Rohan Parashuram Kanawade)的獲獎作品《斷掌分梨》(Cactus Pears):三十岀頭的安南德回到印度西部鄉村,為父親進行為期十天的守喪儀式。在這片遙遠卻充滿生命力的土地上,他與兒時的農夫好友重拾塵封多年的情誼。在印度傳統與現代的夾縫中,兩個男子的靈魂如同沙漠中的仙人掌梨,甜美的果實深藏其中,卻被尖刺層層包圍。《斷掌分梨》榮獲辛丹斯電影節「國際劇情片評審團大獎」,電影以詩意而細膩的視角,呈現印度西部震撼人心的自然之美。導演洛瀚卡納瓦德前作《妳的名字》(U For Usha)亦曾榮獲香港同志影展首屆的短片評審團獎,並將於今屆短片單元重映。
亞洲焦點: 韓國、台灣、印度6部精選電影展示東亞魅力與南亞風情
「亞洲焦點」單位中,今年南韓同志電影強勢穩佔4部名額:少男青春戀事《404未遺失的那些年》(404 Still Remain)裡,導演捕捉在千禧年初韓國校園中,那個尚未接受多元性向的時代,兩個17歲男學生如何在保守與禁忌間尋找自我認同,讓一段無法言説的愛戀悄然滋長。導演將岀席映後分享;《3670》(3-6-7-0)代表一組渴求愛與被愛的密碼:脱北男同志在首爾繁華的夜色中尋找認同和接納,但屢屢被文化隔閡拒之門外,兩種邊緣,雙重孤獨,如同一首無人聆聽的悲歌;繼《兩個婚禮一個葬禮》、《同一天台上》與《職場新仔》後,香港同志影展資深常客、韓國導演金趙光秀再度呈獻男同志愛情喜劇《小奶狗OPPA情難禁》(Tell Me That You Love Me),描寫一天之內小奶狗因網上出售相機而搭上成熟OPPA,兩人的情感如過山車般跌宕起伏,令人心跳不已!同場加映墨西哥短片《赤菊》(Crisantemo);女同志喜劇《關於阿女的那件事》(Concerning My Daughter)因一通電話,阿女就連夜帶著女朋友搬回家與喪夫的阿媽同住,「婆媳」衝突卻一觸即發!本片深刻探討了同志伴侶與上一輩之間相處的各種可能,飾演母親的吳敏愛獲釜山國際電影節「CGV獎及年度演員榮譽」。另一部女同志浪漫禁戀《危紅禁色》(The Shameless)榮獲康城影展「一種關注單元」最佳女主角:印度德里誤殺警員的妓女,邂逅被母親威迫賣淫的仙氣少女,即使惺惺相惜,又如何逃離殘酷現實? 台灣小清新代表《為我辦一場西式的喪禮》(See You)則是「關於同學變成鬼的那件事,讓我們看他今天怎麼説」的二人微妙曖昧情愫,榮獲金馬影展執行委員會籌辦的「優良電影劇本獎 」首獎。
國際視野: 澳、美、加、丹麥、愛爾蘭、芬蘭、英、法、德、羅馬尼亞 / 12部同志電影一網打盡 情慾、驚慄、動漫、紀實包羅萬有
「國際視野」單元囊括12部不同國家的同志電影,包括入選全球各大影展與獲獎的佳作。兩部來自加拿大的電影,《有天應該很高興》(Really Happy Someday)榮獲多倫多性向多元電影節「最佳加拿大電影獎」,音樂劇演員Z是跨仔,因為聲線受賀爾蒙影響,試鏡落敗大受打擊,直至遇到一位支持他的聲樂老師,才重新找回了自己的聲音。《同是家人曾相識》(Drive Back Home)則回到70年代,由《大愛同行》荷里活影星阿倫甘明(Alan Cumming)飾演因在公眾地方發生性行為而被捕的同志,由直男大佬保釋後,展開一段有關家庭寬恕與手足情深的公路旅程。電力十足的法國驚慄片《遊戲情色》(Eat The Night),講述同志哥哥與妹妹相依為命,終日在線上遊戲尋求慰藉,卻因為遊戲下架在即,兩人在現實生活的關係都開始崩潰。另一部法語片《三生有幸》(To Live, To Die, To Live Again)由《斷了氣》資深法國男星尚保羅貝蒙多(Jean-Paul Belmondo)之孫主演,幸福夫妻搬家遇上型男鄰居,竟發展出一段非比尋常的三人家庭關係,並呈現「活著、死亡、再重生」的三段人生。《看我今天怎麼說》導演黃修平將以特別嘉賓身份出席映後分享。《桑拿慾室》(Sauna)首部以跨性別人士為主角的丹麥電影,撥開桑拿房中的朦朧愛慾,衝破大眾對性別的刻板觀念。導演將出席映後分享。來自愛爾蘭的超自然恐怖片《血源》(Fréwaka)充滿神話傳説和民間意象,帶來令人毛骨悚然卻又高貴優雅的光影體驗 。美國紀錄片《生命之槳》(Row Of Life)記錄了三度參加殘奧會、六項划艇世界記錄保持者的六旬殘疾女同志運動員安琪拉馬德森(Angela Madsen)於出賽前的準備日常,有笑有淚。《太空百合戰鬥姬》(Lesbian Space Princess)是本屆影展唯一動畫長片,致敬《美少女戰士》同時笑盡性別歧視恐同恐跨,過癮瘋狂,橫掃柏林影展泰迪熊獎「最佳劇情片」及悉尼電影節「GIO觀眾獎」等,實至名歸!本片監製將出席映後分享。德國真實事件改編的《郎心如狗》(No Dogs Allowed),大膽直面禁忌話題:15歲少年戀上好友的8歲弟弟,又於網上結識戀童癖好者,令他陷入一場自我審問:自己到底是受害人,還是施害者?荷蘭電影《大城小鮮肉》(Out)以最原始的全黑白畫面,呈現來自小鎮、高中時代的兩小無猜,如何在五光十色的阿姆斯特丹面對誘人的男性胴體、充滿桃逗性的遊戲、豪華轎車與澡堂。英國電影《年少日妓》(Sebastian)以激烈的性愛場面,勾勒年輕美男在急功近利的倫敦,日間當雜誌編輯,晚上變身男妓做資料搜集,踏上一 趟自我探索與發現的成長之旅。羅馬尼亞新浪潮電影《多瑙河少年虐打事件》(Three Kilometres To The End Of The World)因少年與探訪小鎮的男孩親吻,掀起一場親情、宗敎與社會的角力。本片榮獲2024年康城影展酷兒「棕櫚獎」,並代表羅馬尼亞角逐奧斯卡「最佳國際影片」。
短片節目:6個單元共36部短片作品百花齊放 「短片評審團大獎」表揚最佳短片
短片方面,香港同志影展特別精選各地精彩精煉的小巧短片,今年再度有「港產短片」(Hong Kong Stories),輯錄4部本地獨立製作短片,讓香港年青生力軍展現鮮活創作潛力,作品包括:關於獨居老人與隔壁男孩的《未果》(When The Petals Fall)、變裝皇后的《港出我天后》(Hong Kong Heels)、夢想擁有芭蕾裙的羞怯男孩的《白裙底》(White Ballet Skirt)及人生第一次去基桑拿的《洞》(Cave)。各新導演及演員將岀席映後分享。
香港同志影展亦將再次組成評審團,成員來自文化藝術界不同且多元的領域,包括跨界藝術家、作家及研究者黃鈺螢、《美味禁果》(Golden Delicious)導演Jason Karman及Soho House Hong Kong電影項目策劃岑梓君,聯手評選本屆「短片評審團大獎」以表揚獲選的最佳短片。與此同時,第四屆「中文短片劇本創作比賽」亦將於影展期間舉行,旨在發掘本地具潛質的同志故事創作人,因而歡迎有志編劇的香港創作人投稿。作品需以原創角度呈現真摯的LGBTQ+主題,得獎者將有機會接受著名得獎編劇莊梅岩、金像提名演員盧鎮業、著名造型及服裝指導吳里璐、電影監製任硯聰及柏林影展泰迪熊獎得獎導演暨編劇楊曜愷五位業內人士的專業指導,協助得獎者提升劇本水平。
玲瓏大獎: 表揚對多元性別社群作出偉大貢獻的Nick Infinger
每年香港同志影展都會頒發玲瓏大獎(Prism Award)予對同志社群有貢獻的人士或機構,今年玲瓏大獎將頒發予Nick Infinger——Nick是一位克盡己任的社會工作者,矢志為性少數發聲,積極支持訂立性傾向歧視條例,並致力把《家庭及同居關係暴力條例》擴展至為同性同居人士提供保護。在2018年,Nick與伴侶於海外結婚後,回港申請公共房屋。然而,香港房屋委員會以拒絕承認同性婚姻為由否定其申請。Nick決意提岀挑戰如此不公的政策,提出司法覆核。經過六年的訴訟和兩次上訴,終審法院於2024年裁定Nick勝訴,標誌著香港多元性別族群家庭獲得承認。Nick Infinger堅毅不屈的個性和對公正公義的堅定承諾,激勵人心。因此,香港同志影展由衷把今年的玲瓏大獎頒發予Nick,以示表揚與嘉許。頒獎儀式將於9月12日開幕禮當晚舉行。
資料來源: 香港同志影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