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三部曲」舞台映畫
撰文: 編輯部 | 發布日期: 2025年09月18日
最近百老匯電影中心獨家放映楊德昌遺作《一一》的25周年4K修復版,引起影迷極大迴響,反應非常熱烈,連場火速爆滿。適逢《一一》重返大銀幕,非常林奕華亦特別呈獻受楊德昌《一一》啟發並獲官方授權創作的「一一三部曲」舞台映畫,由楊德昌遺孀彭鎧立擔任首席創作顧問兼監製,包括:2021年的《一個人的一一:洋洋的一封信》、2022年的《兩個人的一一:婷婷的14首搖籃曲》及從未在香港放映、2023年的《三個人的一一:NJ的熱海旅行》。
「二千年看完《一一》,原來時間已作好安排,將有那麼一天,我會與未來的我相遇。」 原本有意改編楊德昌另一套作品《獨立時代》的林奕華導演這次決定向難度挑戰,從《一一》電影中的主要角色洋洋、婷婷與NJ等出發,於疫情前後激發想像,再配合舞台映畫導演為克服疫情各種限制而特意策劃的記錄手法,延伸創作出三部超越舞台紀錄的映畫作品。
劇場導演林奕華與映畫導演袁錦倫在首場《一個人的一一:洋洋的一封信》映後談中分享了創作舞台映畫時的心路歷程。自認「很洋洋」的林奕華表示:「很多人看《一一》後會對婷婷和NJ的感受容易產生共情,但我最共情的是洋洋。所以我創作這部戲時,我當自己是洋洋。洋洋就是在大人的世界裡,有很多問題他都無法介入或參與。」林奕華認為現實中自己也是這個狀態。直至2020年疫情爆發,當年《一一》電影的所有事物彷彿都來到面前對他說話。疫情下被困於一個房間、一個空間,也成為了《一個人的一一:洋洋的一封信》整部作品的設定,在最狹窄的空間進行拍攝,以呼應疫情。林奕華又慶幸:「《一一》中的洋洋及大田先生給了我很多能量,令我相信我在AI時代也不能被取代,因為大田先生說過『I teach myself』。」於是他以作品當作向楊德昌的回信,訴說他怎樣看影像及影像創作。而經常為林奕華舞台作品操刀拍攝的映畫導演袁錦倫,一向是處理舞台上的空間,今次面對了很大挑戰:「《一個人的一一》並非在舞台上由演員演出先行,反而是在一個房間內開始拍攝。」為了重新打造出舞台的空間感,即使只有兩部攝影機,袁錦倫堅持盡量用一鏡直落拍攝,捕捉兩位演員的肢體動作與演出,比起一般舞台映畫將攝影機放在觀眾席,今次攝影機與演員同處一室,取鏡反而更隨意、更多變,因而完成了這部「看似侷促其實很自由」、以房間為舞台的舞台映畫。
兩位導演更親自為「一一三部曲」每套作品的主題及創作背景解畫。林奕華提到,彭鎧立曾經問他一個問題:「你有沒有想過,洋洋是一個機械人?」讓他如醍醐灌頂,決定以科技角度切入,創作出《一個人的一一:洋洋的一封信》,「是一個需要你一邊看一邊跟自己聊天的作品。」先完成了映畫,等到疫情過後,才搬上文化中心的舞台上演出;劇團於疫情爆發而劇場關閉期間,以《一一》的婷婷為主角,創造出影像作品《兩個人的一一:婷婷的14首搖籃曲》;於製作三部曲最後一部《三個人的一一:NJ的熱海旅行》時,劇團更親赴電影拍攝地點——日本熱海取材,還邀請到《一一》中飾演NJ的吳念真,無條件為作品重新灌錄NJ所有台詞,台下設4部攝影機拍攝舞台上的空間,台上也首次加入兩部攝影機,並請演員獨立為這兩部機演一次,將6部攝影機所拍得的多角度畫面剪輯成這部舞台映畫。《三個人的一一:NJ的熱海旅行》去年曾在台灣放映,今次為香港首度放映。從電影到舞台、從舞台到聲像作品的「一一三部曲」橫跨25年呼應經典《一一》,更是給觀眾繼續往未來走去的時代備忘錄。「一一三部曲」舞台映畫今年9月起於百老匯電影中心獨家限量上映,新增10月份場次現已開售。
資料來源: P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