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周記 - AI演員的崛起

撰文: Kantorates | 發布日期: 2025年11月01日

2025年11月01日

AI演員的崛起 by Kantorates

AI演員的崛起

荷里活最近傳出讓不少演員震驚的新聞,全球首個AI生成的非人類演員Tilly Norwood誕生,能夠任勞任怨,不眠不休,親自演出任何高難度的鏡頭,滿足導演的需要。消息一出,立即引發娛樂圈的恐慌。

Tilly Norwood由一間英國的人工智能科技公司創造,根據該公司代表聲稱,自從他們在某影展讓Tilly首次亮相,已吸引不少經理人公司來電查詢。另一方面,美國演員工會當然是如臨大敵,已急不及待,立即發出聲明,指稱Tilly並非一名演員,只是一個由人工智能程序根據無數專業表演者的作品訓練生成的角色,而且該公司未經許可,也未向表演者支付報酬。

像Tilly Norwood這種虛擬表演者,並非世界首創。早於十八年前,日本人便曾開發虛擬偶像初音未來,形象是卡通造型,聲音則透過語音合成軟件製造,經過多年的開發,現在已進展至NT第二版本,聽聞稍後還會推出V6 AI版。雖然這是完全虛構的表演者,卻深受觀眾歡迎,甚至舉行演唱會。

說起來,日本人可算是追捧虛擬偶像的先驅,這或許和當地盛行的動漫文化有關。多年來,他們對動漫角色的熱愛,不會少於真人,例如當年便曾發生為《北斗之拳》角色拳王舉行葬禮的活動,吸引不少人參加。雖然這些大多是商業宣傳的綽頭,但支持者均認真看待,令人忘記現實和動漫世界的分野。

現在的AI演員,或許和初音未來這類型虛擬偶像不太一樣,但珠玉在前,可以看到很多觀眾並不會介意,追捧的偶像是否真的有血有肉,因此Tilly Norwood的誕生,不免令荷里活如驚弓之鳥,相信演員工會的高層,現在必定密鑼緊鼓,閉門商議如何反制,當中較可能出現的動作,包括如幾年前編劇工會一樣,因為反對AI搶飯碗而發起大罷工,以免電影公司為慳錢而捨人取AI,進一步蠶食業界生存空間。另一個動作就是推動立法,或至少訂立行業守則,對AI演員的運用嚴加限制,違者必會遭到工會抵制或杯葛。

對於荷里活演員來說,AI演員的出現,最受影響的可能是中下層。天王巨星自有身價和票房價值,本身有非常穩固的粉絲群,其明星魅力是作品賣錢的最重要元素之一,電影公司一般不會因為慳錢而減少起用。相對來說,影視作品中一些功能性的角色,被AI取代的機會便大增,尤其在荷里活的大製作或電視劇集,很多小角色只是作為滿足敘事需要存在,並無任何發揮,也不要求太多演技,只要能把對白唸好,以便劇情推進便可。在這樣的情況下,利用AI演員便利多於弊,電影公司除了能夠省錢,也不用顧及工時限制或安全問題,商業電影就是一盤生意,能夠省錢和減低風險,沒有生意人會拒絕。

觀乎歐美報章雜誌,目前來說,對於Tilly Norwood多抱觀望態度,大多雜誌社論並不認為AI演員能取代真人,並舉出以往一些擬真動畫為例,強調AI演員無法交出細膩動人的表演。這樣的說法或許無錯,但也不能不忘記,近年也有愈來愈多混合電腦特效製作角色的真人電影,取得巨大成功,如《阿凡達》系列的外星人角色都不是真人,但卻鮮有評價聚焦在這些合成角色是否能夠表達情感的爭議,而更多的是讚嘆影片的整體製作水平。現在同一群評論者,對Tilly Norwood卻是未審先判,是否有點雙重標準?

無論如何,AI演員的發展是不可逆轉之事,就讓我們拭目以待,荷里活將如何和這個洪水猛獸肉搏,最後誰勝誰負吧。

Kantorat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