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 年07 月20 日
蔡明亮電影講座 by Kantorates

蔡明亮電影講座

對於台灣電影迷來說﹐ 蔡明亮不是一個陌生的名字。 可是﹐ 他執導的作品卻永遠都是 遠離群眾﹐ 無法讓人摸清底細。 可能正在於對其作品和執導理念的強烈理解慾望﹐ 我 看到卓伯棠主編的這本 《 蔡明亮電影講座 》 ﹐ 二話不說便立即買來拜讀。

觀看蔡明亮的電影﹐ 需要比平常更大的精神力氣﹔ 拆解蔡明亮的電影﹐ 更需要克服莫名 壓逼的挫敗感。 表面看﹐ 蔡明亮的電影和他的前輩﹐ 台灣新電影中堅分子侯孝賢和楊德 昌的美學風格有點 相似﹐ 大家都喜好長鏡頭的運用﹐ 著重鋪陳電影的「 氣味」 ﹐ 可是當 你了解他們每個人的成長背景和創作動機﹐ 便知道其背後的理念是南轅北轍﹐ 並非如大 家眼中所想的同路人。

正當楊德昌匆匆走完人生路﹑ 侯孝賢的創作風格隨時間而漸漸產生變化﹐ 蔡明亮還是蔡明 亮﹐ 他的鏡頭還是那樣的靜止不動﹐ 他的幕前代言人還是那個黑黑瘦瘦﹐ 在主流商業片難 以想象能成為男主角的李康生。 為什麼他能夠對自己的藝術理念堅持不變? 是什麼條件或因 素俱使他不顧一切勇往直前﹐ 這是我希望在 《 蔡明亮電影講座 》 找到的答案。 可是有趣的 是﹐ 即使由他親自娓娓道來﹐ 花費了將近200 多頁的講稿篇幅把他堅持的理念和背後許許多 多的想法 逐一講述﹐ 但到頭來大家(至少包括我) 還是如觀看其電影的狀態一樣﹐ 只感覺霧裡 看花﹐ 仍然無法一窺全貌。

《 蔡明亮電影講座 》 內容主要是蔡明亮應邀到香港浸會大學參加專題課程的講稿筆錄﹐ 除了 部分教授﹑ 學生的提問﹐ 全書大部分都是蔡導的演講。 雖然課程為每個章節訂立主題﹐ 但蔡導 看來並不拘泥於所謂的形式﹐ 也不想被主題局限﹐ 所以基本上所有講詞就是隨著他的思路任性 地自由流竄﹐ 如果你和他剛好處於同一個頻道﹐ 或許有深得我心之感﹐ 相反便會聽(看) 得如丈 八金剛﹐ 始終無法進入狀況。 尤其蔡導思維有時不乏矛盾﹐ 好像他說不重視觀眾看法﹐ 但又會 為歐洲影展觀眾的掌聲而感到自豪﹔ 他批評華語記者問題膚淺﹐ 但對於歐洲記者模棱兩可的發 問﹐ 卻又讚嘆不絕。 究竟應該怎樣理解他的想法? 不是容易的事。

我不清楚參與講座的學生的感想﹐ 但作為一個曾經看過蔡明亮大部分作品的觀眾﹐ 我不認為這本 書很好地滿足了我所渴求獲得的資訊。 或者說﹐ 蔡明亮在演講中雖然的確就部分作品展開了一些 零碎的論述﹐ 但大體而言﹐ 還是集中在同一堆老問題上兜圈﹐ 例如藝術和商業的比較﹑ 創作人和 觀眾的關係探討等﹐ 並無真正觸及痛處﹐ 而且正如很多電影導演﹐ 他看來並不特別希望就個別作品 作深入闡析﹐ 而更著重擔當一個啟導者的角色﹐ 把自己對藝術創作的自由理念傳播給演講桌前的這 一群新一代學生。 或許蔡明亮對講詞方向的拿捏自是有其考量﹐ 整體上也無不妥之處﹐ 但作為一個 大學課程講座﹐ 我認為主持人(教授) 應有義務確保演講嘉賓不應不斷跑題﹐ 或者避重就輕(例如有論 者便認為蔡明亮的藝術並非只是藝術﹐ 他也是為他的觀眾在拍﹐ 只不過他的觀眾在歐洲﹐ 而不是華 語主流而已﹐ 但綜觀整個講座﹐ 一直沒有人提出這種質疑或挑戰) ﹐ 而是應該向他提出更尖銳﹑ 更具 互動交流價值的問題﹐ 否則只會讓人感到浪費了這個難得的交流機會。

另外﹐ 正如上述﹐ 由於全書內容均為演講筆錄﹐ 組織上未免比較鬆散﹐ 例如很多句子或段落均是未 經修飾直接紀錄﹐ 所以閱讀起來會比較費勁﹐ 特別是蔡導的思維本來就很跳脫和天馬行空﹐ 缺乏前 文後理﹑ 過度的口語化文章並不容易理解。

對於浸會大學能夠邀得蔡明亮參與課程講座﹐ 並且在其後把講座內容輯錄成書﹐ 讓非學生的讀者能 夠重溫﹐ 我是心存敬意。 可是 作為一個針對編導創作理念產生疑問的觀眾﹐ 總覺得 《 蔡明亮電影講 座 》 整個過程太被演講者牽著鼻子走﹐ 缺乏了雙向的交流﹐ 而全書頂多只能提供一鱗半爪的訊息﹐ 好比一些散亂的砌圖小塊﹐ 說到底只是一個方向指引而已﹐ 並不如想象中深入。

然而如此﹐ 有方向總好過茫無頭緒﹐ 要了解蔡明亮﹐ 這雖然不是最佳的途徑﹐ 但也不無參考價值。

Kantorat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