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 年09 月28 日
影展和頒獎禮的「 追星」 迷思 by Kantorates

影展和頒獎禮的「 追星」 迷思

早前本地影界在選擇以哪部電影代表香港參加奧斯卡最佳外語片項 目時﹐ 引起不少話 題。 究竟是選在國際影壇名氣較大的《 一代宗師》 ﹐ 還是在本地大破票房的《 激戰》 ? 一時之間 眾說紛云﹐ 各有捧場客。 而這場「 選戰」 的結果﹐ 由前者取勝﹐ 影界還是認為 國際名聲比地道口味重要。

無疑《 一代宗師》 和《 激戰》 都是佳作﹐ 而且電影評選向來都是主觀判斷﹐ 所以很難說 現在的決選結果是否適合。 不過從事後業界的一些討論可見﹐ 前者獲選的主要原因之一﹐ 不外乎就是名氣。 即是說﹐ 評選委員看來傾向 相信﹐ 王家衛在國際影壇的名氣和影響力﹐ 令到他的作品更容易獲得歐美主 流同業的認可。 選擇王家衛執導﹐ 梁朝偉和章子怡主演 的電影﹐ 遠比在外國名不經傳的林超賢﹑ 張家輝和彭于晏保險。

奧斯卡始終是美國人的遊戲﹐ 香港電影界採取這樣的參賽策略無可厚非﹐ 而事實上﹐ 從近 年各大國際影展的選片取向來看﹐ 名聲的確是參賽的重要因素。 舉今年的康城影展為例﹐ 競賽影片的入圍名單之中﹐ 部分作品能夠入選﹐ 明顯地便是以導演名氣為主要考量﹐ 多於 電影質素本身。 好像說日本代表三池崇史的《 Shield of Straw 》 ﹐ 橫看豎看不過是一部製作精 良的商業爆谷電影﹐ 如果執導的不是在國際影壇聲譽亟高(雖然我始終覺得是有點過譽) 的 三池崇史﹐ 同一樣的劇情﹐ 同一樣的幕前陣容﹐掛上一個在歐美影壇知名度不高的日本本 土導演的名牌報名﹐真能入圍嗎 ?

很多影展說要表揚好電影﹐ 或者培育新秀﹐ 鼓勵創作﹐ 可是事實卻是一面盲目地呼叫著空 泛且不會實現的口號﹐ 一面一窩風地攀龍附鳳﹐ 一味只追捧一些明星級電影人的作品。 結 果明星是來了﹐ 商業利益少不了﹐ 但真正想看好電影的觀眾卻只好失望而回﹐ 頂多也只能 藉著坊間媒體的輿論聲音﹐ 去表達無關痛癢的不滿。 例如上述今年的康城影展﹐ 從《 Shield of Straw》 在當地媒體評分獲得的平庸評價可見﹐ 觀眾不是盲的。 可惜這些評論卻顯然無法 凌駕於影展以名氣為主的選片策略﹐ 因為名氣代表明星﹐ 明星帶來目光﹐ 目光吸引商 業 投資﹐ 商業投資滾出鈔票。

大的影展也這樣向錢看﹐ 中小型的影展更不用說。 例如最近看一個外地短片競賽影展的宣 傳﹐ 便強調競賽電影均是來自世界各大影展的得獎作品﹐ 一副強強對壘的姿態。 但影展提 出的理念卻是鼓勵短片創作。 這樣的取態便讓人感到奇怪。 如果我的電影已經獲得多項國 際大獎﹐ 還需要中小型影展的認可嗎 ? 相對 來說﹐ 既是鼓勵創作﹐ 選片方向為什麼不是以 名不經傳但具潛力的作品為主? 為什麼不能多留位置予真正需要被鼓勵的新人? 那些得獎 作品﹐ 不能就放到觀摩環節嗎?

藝術和商業向來處於對立位置﹐ 妥協不易。 但每個電影節或頒獎活動必須腑心自問主辦的 真正目的﹐ 如果純粹是為了撈錢﹐ 那絕對應該找全星級的電影和明星參與﹐ 否則的話便應 更為審慎。 以宏揚電影藝術為口號的影展或頒獎禮只懂邀請大明星參加﹐ 一時之間或許的 確製造出聲光熠熠的效果﹐ 帶來一些短視的商業效益﹐ 但長遠來說﹐ 對於影展自身的聲譽 以及質素帶來的破壞﹐ 是難以估量的嚴重。

Kantorat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