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 年06 月04 日
外國人改編日漫的爭議 by Kantorates

外國人改編日漫的爭議

日本經典動畫《Ghost in the Shell》被荷李活改編拍攝真人版大電影,本來為日本人設定的女主角草 薙素子,由把頭髮染成黑色的白人女星Scarlett Johansson出演,引起亞裔社群的不滿。

荷李活把日漫美國化,並不罕見。相信不少日本動漫迷,至今不會忘記《龍珠:全新進化》的噩夢,先別說和原 著差天共地的劇情安排,就是本來為亞洲人面孔的孫悟空化身成白人少年,已教人吃不消,其他如九十年代爛 片《北斗之拳》真人版,日本人健次郎失驚無神變「鬼佬」,配合該片兒嬉的劇情和特效,讓不少觀眾以為那是 搞笑版的戲謔之作。

觀眾對荷李活改編日漫作品多半持負面評價,離不開人物造型和故事的更動,但這種本地化包裝法,往往是 改編作品迎合當地市場依賴的主要手段。為遷就所謂的主流口味,荷李活的電影公司多半會把重要的亞洲人 角色改成白人,劇情也要配合一般美國主流觀眾能夠認知的程度。日本漫畫本來的主要目標觀眾就是日本人, 這樣一改自然會讓原著面目全非,難以討好。

說到本地化包裝方法,其實不只是荷李活,即便是香港影壇,也常常在改編日漫的過程中為原作賦上本地化 的外衣。九十年代香港影市興旺時多次買下日本暢銷漫畫改編的作品,幾乎都是把原著的角色人設大改,以 配合本地觀眾需要。舉例來說,當年成龍領銜日漫”城市獵人》的改編真人版電影,便對原著主角孟波的人設大 幅改動,不但把原來只擅長用槍的他,變身為身手了得的武林高手,而且人物背景也改到香港;另外一部改動 更大的,是八十年代末的《孔雀王子》,片中本為日本人的主角竟然一分為二,孔雀分別由港星元彪及日本人 三上博史分飾。電影公司的折衷方法,是在香港版本中把三上的角色更名為名字滑稽的吉祥果(雖然角色造型 顯然和原著的孔雀更接近),而讓元彪擔正,相對來說,日版當然以三上為孔雀,元彪扮演的角色,則以諧音為 孔雀的名字代替,被安排為原著以外新加插的人物。

直到千禧年後,香港電影界改編日漫,人物改動或許較少,但原來為日本人設定的角色,幾乎都改由港星扮演。 例如票房突出的《頭文字D》,原來的日本青年藤原托海便由台灣樂壇天王周杰倫飾演,故事中的多名日本車手, 也通統由華人出演,僅留出女主角予日本女演員鈴木杏,以示對原著的尊重。同樣地,另類暴力動漫《軍雞》的 改編,男主角成?亮,也改由港人余文樂擔綱,不過電影公司也預留其中幾個配角讓日本人(石橋凌、魔裟斗) 扮演,以作平衡。

所以說,荷李活改編《Ghost in the Shell》,以白人領銜主演,並配上北野武、桃井薰等日方代表作陪襯, 其實一點不會讓人感到奇怪,頂多只能說是秉承日漫被外國改編的傳統而已。當然,不奇怪不代表應該支持,舉 出上述例子,也不是要為改編作品辯護。究竟這種把外國作品本地化的創作意圖是否恰當,誠屬值得商榷,只 是希望藉著今次選角風波,引伸出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就是為什麼同為改編作品,亞洲(例如香港)的改動, 認受程度會比荷李活的為高?至少說,《城市獵人》 及《孔雀王子》等片在香港或日本的票房與口碑,均遠勝《龍 珠:全新進化》、《北斗之拳》等片,為什麼東西文化的差異,看來遠超地域較接近的亞洲本土呢?

不過話說回來,說到日漫改編真人版的作品,數來數去還是日本人自己拍的最傳神。

Kantorat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