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周記 - 談《雍正皇帝》的演義文學技巧

撰文: Kantorates | 發布日期: 2021年06月05日

2021年06月05日

談《雍正皇帝》的演義文學技巧 by Kantorates

談《雍正皇帝》的演義文學技巧

過去一年在家時間長,乘機把束之高閣的一大堆書籍逐一閱讀,當中包括已故中國作家二月河以清史取材的小說《雍正皇帝》。當年看中這部小說,主要還是因為電視劇集《雍正王朝》引起的話題,可是由於本身自詡對清史認識不淺,所以一直未能提起興趣閱讀,直至近日在家待久,才立定決心翻閱。

讀畢全書三冊的《雍正皇帝》,才發現跟我想象頗有出入。原以為這是根據信史編寫的歷史人物傳記,原來不然。這並非沉悶的歷史教材,而更像是演義文學,跟《三國演義》一樣,作者以七分實三分虛的方式和熟練精巧的文學技巧,把雍正帝的朝實野史共冶一爐,編寫成娛樂性豐富的通俗小說。

《三國演義》作者羅貫中,在書中採取不少文學創作和修飾技巧塑造角色,有時不惜張冠李戴、有時把事件發生前後次序改動、有時甚至把某些人物的生死大筆一改,為的就是增強小說的通俗娛樂效果,讓讀者對人物留下更深刻印象。

跟羅貫中一樣,二月河在《雍正皇帝》也將不少史實人物的背景加以改動,讓人物關係變得更生動,也更能反映故事主題。片中幾個足以影響雍正政權的重要人物,背景出處都有大幅改動。舉例說,在第一冊中幾乎以一己之力幫助雍正擊敗眾多王子,居功至偉的智囊鄔思道,在二月河筆下如諸葛孔明一般神機妙算,簡直是再世張良。雖然二月河在書中對鄔思道著墨甚深,但其實在信史中,有關這一號人物的記載並不豐富,較為人熟知的,只是他作為雍正重臣田文鏡幕僚的身分。據知雍正曾於回覆田文鏡的奏折時,向鄔思道問好,但他跟鄔思道是否識於微時,兩人是否早建立群臣關係,則未見端倪。或許正因為這模稜兩可的歷史資料,得以為二月河帶來靈感加以發揮,造就「鄔孔明」的誕生。

小說中另一妙人李衛,在信史記載的出身,也跟小說不同。二月河筆下的李衛,原來是一名小乞丐,在雍正登位前被收養為家奴,深得寵信。其後雍正派他出任地方官職。自此官運亨通,成為雍朝官員的三大模範之一。李衛在書中性格放浪形骸,學術水平低但聰明絕頂,憑著自小在三教九流間打混的經歷,成為「社會大學」的頂級博士生,往往能用出其不意的手法化解政治危機,在黑白兩道均受到尊重。綜觀全書,這個逍遙官場的奇人可算是最讓人羡慕,令人有點懷疑,這正是最接近作者本人生活態度,或者是他最理想的為官為人模範。

相對來說,信史中的李衛,經歷就沒有這樣多姿多彩了。真實的李衛並非雍正家奴出身,而是透過捐納,即買官的方式出仕,而且早於康熙年間已步入官場,並非由雍正提攜。不過他畢竟也是有能力之人,進入政府後工作勤奮,而且配合雍正施政,因而受到寵信,乾隆即位後仍繼續受到重用。

《雍正皇帝》為戲劇效果而張冠李戴的創作也不少。例如書中描述「八王議政」的陰謀,是由雍正八弟允禩策劃,而且允禩在雍正即位後,仍具一定的影響力,時刻謀求奪位。但實際上,自雍正登帝位後,允禩已無力再作任何圖謀,而且早被雍正削權圈禁,改名羞辱,在雍正四年鬱鬱而終。可能因為要塑造大反派,二月河不惜把多個謀害雍正的大陰謀,都算到允禩的頭上,以此突顯其奸角的分量。事實上,讀者一直看下去,也會認為雍正帝位的最大威脅,由始至終都是這位被視為深得民心,獲得官僚擁護但立心不良的親王。

另一個較明顯的小說修飾,就是康熙遺詔的問題。近年中國內地流行「傳位於四子」被改動的民間傳說,二月河在書中也以此取材,作為大反派對雍正得位正統性的質疑。但按照事實的話,便會發現這個傳說是完全站不著腳。首先,當時的清室重要官方文件,應該都存有滿漢兩版,尤其是影響國家傳承基石的皇帝遺詔,怎可能只有漢版?第二,清朝漢字為繁體,於字並不像簡體的于字,絕不可能增添一筆把傳位十四子改為傳位于四子,顯然地,這樣的都市傳說,是在中共建國推行簡體字後才出現。其實親王跟權臣狼狽為奸,聯合改遺詔的事在中國歷史上並不罕見,不能排除雍正和隆科多有秘密交易的可能性,但說兩人在遺詔改字之說,則絕不可能。

有關《雍正皇帝》小說,還有不少值得細談之處,以後有機會再發表一下。

Kantorat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