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周記 - 宣明會助養經歷談

撰文: Kantorates | 發布日期: 2021年12月11日

2021年12月11日

宣明會助養經歷談 by Kantorates

宣明會助養經歷談

近日宣明會鬧出緋聞,有一名香港的助養人聲稱,於社交網站Instagram IG發現多年來助養的一名阿爾巴尼亞男童,並非如他以往所知一樣貧窮,因而將事件揭發。宣明會得知事件後表示將跟進調查,誰是誰非還有待公布。

說到宣明會的助養計劃,我倒是有一點認識,因為朋友剛好就是多年的助養人,而且助養的女童正好也是來自東歐的阿爾巴尼亞,所以在此分享一下她的相關經驗。跟上述報道的助養人相比,朋友的經驗就比較正面,至少直到現在,也沒發現可能受騙的情況。

據朋友所說,她當初決定助養兒童前,曾做過不少研究,看過多間相類似機構的背景資料,特別是捐款用途分配等,因為有很多慈善機構收到捐款,很大部分都會劃歸行政及其他用途,例如製作宣傳品等,真正用於慈善工作的比例不高。經她資料蒐集後,總結有兩三個機構比較可靠,宣明會就是其中之一。這另外的兩個機構,規模較宣明會少,但有一個優勢,就是聲稱助養人的資助是全部撥歸被助養小孩,相對來說,宣明會則明言,助養人的捐款有可能會用在被助養小孩的社區,不獨該小孩一家受惠。朋友考慮過後,認為令整個社區得到幫助,較單獨金援一家人的意義較大,最後決定選擇宣明會一試。

朋友在宣明會選定助養一名阿爾巴尼亞的女童,而不是選擇非洲或印度等普遍認為較窮困的地區,其邏輯就是那些地區助養者應該較多,阿爾巴尼亞反而沒有多少人認識,可能較有援助需要。至於選擇女童,主要就是因為希望能夠幫到弱勢中的弱勢,在世界上很多落後地區,一般還是存在重男輕女的問題,男生成長期已能幫忙家裡工作或幹體力活,但女生很難成為主要勞動力,因而經常受到冷待,所以更有援助需要。

朋友助養的時間說長不長,說短不短,共計六年多左右,在這段其間,一直都有跟被助養的女童保持聯繫。宣明會每年都會提供女童的年度成長報告,通常就是附上一幅近照和一些文字資料,另外,宣明會的網站也會提供有關女童的資訊,有時更會上載短視頻,方便助養人了解情況。每逢過時過節,宣明會也會寄來賀卡或卡紙玩意,著助養者寄返給被助養的兒童。

朋友表示在這六年間,可以清楚看到女童的成長歷程,每年的照片都顯示出有所長大,可幸並沒有如先前宣明會鬧出的醜聞,有助養者聲稱被助養兒童竟「返老還童」的鬧劇。另外,在這六年之內,朋友一直都有跟女童保持通信。宣明會向來鼓勵助養人多跟被助養的兒童聯繫,例如寫信或電郵等,所以朋友當初也就姑且一試,想不到這女童也是挺活躍,很快就回信,所以後來朋友就愈寫愈頻密,女童的回覆也是愈寫愈長,有時還寫好幾張紙,幾年下來,互傳信件也有十多廿封。朋友當時沒有懷疑是否有代筆或假冒之類,倒是近日宣明會的緋聞傳出,她把那些舊信拿來看看,筆跡都是一樣,相信至少都是同一人所書,而且內容比較統一,沒有前文不對後語。值得一提,朋友是用英文書寫,而回信則是阿爾巴尼亞文字,另附宣明會職員的翻譯稿。

直至三年多前,朋友接到宣明會通知,助養者已長大,而且其家庭已搬到其他城區,所以就結束助養計劃。不過這事還有後續,就在一年多前,朋友在IG上突然收到一個陌生人短訊,起初還以為是騙徒,後來看看名字和照片才記得,這就是之前助養的女童。她長大後已考進當地的大學,因為還想起當年助養的事,所以就在IG上尋人,之後兩人雖沒特別交流,但朋友也繼續能夠看到對方的近況,當然,女童並沒有像上述案件的男童一般,向朋友索錢。總的來說,朋友在整個助養過程並沒遇到不愉快事件,唯一就是當年宣明會結束助養計劃時就如一刀切,沒有給予機會朋友跟被助養兒童發道別信,曾經令她有點遺憾。

同是助養阿爾巴尼亞的兒童,朋友跟上述案件的事主遭遇不同,當中最大分別就是朋友跟女童早有多年書信往來,但從報道所說,上述事主看來則只是單向接收宣明會提供的資料、報告和被助養者的賀卡或信件,多年來並無主動跟男童作出聯繫,或許因而造成有心人有機可乘也說不定。樹大有枯枝,像宣明會這種國際性大組織內,有人胡作非為絕不出奇,尤其是較落後地區,民眾教育和道德水平參差,藉做慈善斂財的例子層出不窮。現在就看宣明會如何拆彈,以重挽善長信心。

Kantorat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