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周記 - 從《燈火闌珊》出戰奧斯卡說起

撰文: Kantorates | 發布日期: 2023年10月07日

2023年10月07日

從《燈火闌珊》出戰奧斯卡說起 by Kantorates

從《燈火闌珊》出戰奧斯卡說起

奧斯卡金像獎頒獎典禮,還有幾個月才舉行,不過最佳國際電影項目,快將接受報名。近日亞洲多個地區,陸續公布推薦參選影片名單,香港電影製片家協會董事局宣布,將派遣新晉導演曾憲寧執導的《燈火闌珊》出戰。

前年《少年的你》代表參戰奧斯卡,一片睇淡下竟然順利入圍最後五強,本來對香港影壇來說是大喜事,不過該片除投資和導演等幕後人員和香港有關外,故事和幕前主演全以內地為主,未知是否出於政治敏感的尷尬,還是為免激化社會矛盾,不論電影發行公司或導演曾國祥本人,對於提名都是低調處理,本地媒體也無大肆報道,情況頗為吊詭。

今年派出《燈火闌珊》,應該不存在太多爭議。影片以香港昔日燈箱光管為主題,濃烈港味滿瀉,是十足十的港產片。作為一部新人執導作品,或許影片在各方面都有不完善的地方,但勝在左右逢源,表面上符合政治正確之餘,也未見所謂的主旋律味道。影片去年在台灣金馬獎獲得兩項提名,張艾嘉更喜獲影后大獎。其後她也獲香港電影金像獎和亞洲電影大獎提名,贏盡各界口碑。

說到影片演員,張艾嘉和任達華都是在兩岸三地均吃得開的藝人,向來甚少作激烈政治表態,加上電影發行商安樂,也和國內關係友好,整體確是最安全和符合國情需要的選擇。至於說到影片會否獲得奧斯卡的青睞,暫時則未見優勢。

當年《少年的你》能夠入圍,主要在於題材。奧斯卡最佳國際電影的評選準則,和其他項目如最佳電影不太一樣。一般主流項目除考慮藝術成就,主流認受性也重要。但國際電影一般較少在美國主流戲院公映,因此評審是較偏重藝術性,當中特別看重社會意識。從過去幾年入圍的各國影片可見,電影拍得好不好是其次,最重要是能否反映社會或政治問題,但這所謂的問題,必須是可以引發歐美人士共鳴,而不能只局限在原產地社會的狀況。

以此為前提,就不難理解為何《少年的你》獲得認可。雖然影片講的是中國校園的問題,但學校霸凌在世界各地都會發生,美國尤其普遍,因此能夠獲得美國人的理解和共情。美國絕大部分人都認為自己就是世界中心,對世界其他民族或社情的認識不多,跟他們說地域問題是對牛彈琴,就算真的要進行講解,必須使用他們明白的概念,也就是歷史上經歷過的困難,才能引起興趣。例如為什麼說到族裔壓迫,必然要提及強迫勞動和採綿花,哪怕有點不合時宜,那是因為美國黑奴年代強迫勞動黑人採綿花盛行,這兩個詞語對美國人來說,就是受壓迫的同義詞,所以凡是觸及這類題材的創作,都必須用上這兩個元素,才能令美國觀眾產生共鳴,意會到做這些事就代表是壞人。因此像《燈火闌珊》這類地域色彩濃厚,但未必能夠讓美國人感同身受的故事,要闖關入圍,挑戰性不少。

其他地區方面,中國內地似還未正式公布參選電影,但按照近年走勢,掌管中國電影的政府部門似不太重視奧斯卡,經常派出鐵定不可能入圍的主旋律電影出戰,今年無論推薦哪部戲,入圍機會應該不大。現在還能在中美左右逢源的導演不多,曾兩次入圍奧斯卡和多次入圍金球獎的張藝謀可能是其中之一,但他近年靠攏主旋律題材,或者純粹拍針對國內市場的通俗娛樂片,並未有任何足以引起歐美興趣的作品。

台灣方面已選定《關於我和鬼成為家人那件事》參選,同志維權題材本是迎合當今歐美潮流的正路之選,但影片對於小眾社群的處理,其實不過投機性質的借題發揮,主軸離不開查案搞笑,對於同志議題的描寫深度,遠不如之前的《誰先愛上他的》等片,如果哪些電影也未能獲得注意,相信這部機會也不大。

日韓方面,據說南韓會推薦《烏托邦浩劫》參賽,日本則暫未有消息,不過個人估計,今年稍早於康城影展獲最佳劇本獎的《怪物》,呼聲應該不小。

Kantorat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