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周記 - 《暴風圈》全智賢成風眼?

撰文: Kantorates | 發布日期: 2025年10月04日

2025年10月04日

《暴風圈》全智賢成風眼? by Kantorates

《暴風圈》全智賢成風眼?

近日韓劇《暴風圈》在迪士尼串流平台上演,本來中國並非播放地區,但卻遭遇中國網民的激烈迴響,蓋因劇中有一句對白,被網民指責為辱華,結果引發抵制女主角全智賢的聲浪,迫使她暫停在中國的一些工作。

作為話題之作,我當然沒有錯過,立即找來看看。《暴風圈》是否辱華,交由專家判斷,倒是看下去就覺得,編導對美國的仇恨,看來比中國、日本、甚至是死對頭北韓還要濃烈。有看過該劇的觀眾或許都會發現,全劇所有的陰謀和壞事,幾乎都是由美國人一手一腳策劃,南韓政府一直都是忍氣吞聲,非常的被動。如果該劇真的涉及辱華,那麼它也必然是辱美,未知美國觀眾有何觀感?

說到政治題材的影視作品,南韓電影人可算是最無顧忌,不論是中國、美國、日本、北韓、甚至是他們的自家政府,通統都曾被罵到狗血淋頭,或者被描寫成狼子野心,在明在暗謀害南韓。

南韓以往和美國關係密切,但近年其國內對美國的不滿聲音愈來愈多,以至在影視作品中,把美國定位為專門「大蝦細」的大牛龜,也是愈來愈普遍。舉例說,2017年的《V.I.P. 》,便透過美韓外交暗戰的故事,大膽宣泄對南韓政府屈膝美國態度的不滿。2020年的《鋼鐵雨2:核戰危機》,甚至把美國總統描繪成無能的大白痴。片中的美國總統,一再重複特朗普的口頭禪,言行舉止無一不強烈醜化這個原型人物。戲中對中國也不友善,暗示其尋求在韓朝日三國的衝突中獲得利益,趁亂坐收漁人之利。


至於說到世仇日本,以此為仇敵的電影,更是數之不盡。例如每次大拍明朝著名將軍李舜臣抗擊倭寇、或朝鮮獨立戰爭時期的電影,都把日本人極度醜化,日本人在這些電影的負面形象,比起國產抗戰片是有過之而無不及。可能因為這些日本角色實在太難看,除了個別例子,絕大部分的日本人角色,都是由韓國演員擔演。

韓國人針對自家政府的電影,也是不少,幾乎絕大多數的政治陰謀題材,都揭示了官商勾結的醜惡。前總統朴正熙遇刺、全斗煥專權等歷史事件,也多次被拍成電影。當中今年稍早,有一部叫《神明》的懸疑片,對時任總統尹錫悅和金建希夫婦的嘲諷,更是呼之欲出,當時尹錫悅應仍未下台,但韓國電影人卻是肆無忌憚,連自己人都不會給面子,更何況外國了。事實上,當年時任總統朴槿惠,便被揭發因不滿演藝界批判其政權的做法,為打擊異見者,涉嫌訂立一個文化藝術界黑名單,連影帝宋康昊、河智苑、名導朴贊郁等,都被傳名列其中。

值得一提,雖然今次的《暴風圈》事件,在中國社交網絡上鬧得挺大,憤怒得要把全智賢生吞活剝似的,但至截稿前,該劇在豆瓣上專頁仍然健在,容許討論,全智賢的頁面也安好。按照過往案例,豆瓣向來是「有備無患」,對此等爭議之作非常敏感,寧可有殺錯無放過,必定會令整個作品的頁面消失,但今次卻無採取任何行動,任由大家發泄,因此頗為教人好奇,究竟官方對此事是如何定調?

Kantorat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