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冠文:為何被稱為香港喜劇之王?

撰文: 姬比 | 發布日期: 2025年05月03日
許冠文:為何被稱為香港喜劇之王?


第43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曲終人散,老當益壯的許冠文,年初在香港導演會的年度頒獎禮獲最佳男主角,按照之前慣例,原以為可在金像獎再下一城,可惜事與願違,並未能打破兩奪影帝間距最長紀錄。不過這無損其在影圈的成就,以八十高齡仍能多次提名演員獎項,相信已是前無古人。

說到許冠文,七、八十年代在香港成長的觀眾,或許都會認同,他就是香港的喜劇之王,也是華語電影史上,最具影響力的喜劇演員與導演之一。從上世紀七十年代的電視綜藝節目,到八十年代的電影巔峰,許冠文以其獨特的幽默風格,和對社會現象的深刻觀察,開創了香港喜劇電影的新紀元。本文藉著許冠文事業再起飛之際,回顧一下他的電影生涯,探討他的藝術成就與文化影響。


早期生涯:從電視到電影的轉型

許冠文的演藝生涯始於六十年代末的電視圈。他首先在無綫電視(TVB)主持校際問題比賽,及後與弟弟許冠傑泡製綜藝節目《雙星報喜》大放異彩。節目以其貼近生活的幽默和諷刺時弊的風格,迅速贏得了觀眾的喜愛,也讓許冠文成為家喻戶曉的喜劇明星。

七十年代初,許冠文獲大導演李翰祥賞識,拍攝電影《大軍閥》,開始進軍電影圈。他在邵氏拍了幾部戲後,萌生親自執導的念頭,遂向當時新成立的嘉禾自薦,於1974年自編自導自演首部電影《鬼馬雙星》。這部電影不僅票房大賣,更奠定了他在香港電影界的地位。《鬼馬雙星》以其貼近市井生活的題材和幽默風趣的對白,開創了香港本土喜劇的新風格,重新讓粵語電影抬頭,也讓許冠文成為香港喜劇電影的代表人物。

107


七十至八十年代:喜劇巔峰與社會諷刺

七十年代至八十年代,是許冠文電影生涯的黃金時期。他與嘉禾電影公司合作,推出了一系列經典喜劇電影,包括《半斤八兩》(1976)、《賣身契》(1978)和《摩登保鑣》(1981)等。這些電影不僅票房成績斐然,更以其對社會現象的深刻諷刺,成為香港電影史上的經典之作。當中《半斤八兩》,被譽為許冠文的代表作之一,也是香港喜劇電影的里程碑。影片講述一間私家偵探社的故事,許冠文在片中飾演吝嗇又自大的老闆,與許冠傑和許冠英組成的「鐵三角」默契十足,笑料百出,不論是廚房大戰、按摩雞早操、捉姦等場面,都讓人捧腹大笑。電影不僅在票房上取得巨大成功,更以其對香港社會流行文化的細膩觀察,贏得了觀眾的共鳴。

1978年的《賣身契》,是一部諷刺電視圈生態的喜劇電影,也是許冠文嘗試改變喜劇風格的實驗。許冠文在片中飾演一名電視台員工,為了保住工作而簽下「賣身契」,引發了一系列荒誕不經的情節。影片大量加入詼諧惹笑的動作場面,減少密集式的對白,希望能吸引香港以外、非華語地區的觀眾。然而票房反應一般,實驗未算成功。

或許是礙於票房壓力,在1981年的《摩登保鑣》,許冠文與許冠傑、許冠英回歸《半斤八兩》的密集gag位和對話式笑料套路。影片講述了一群保安員的趣事,許冠文在片中飾演一名貪婪又無能的保安主管,角色形象鮮明,令人捧腹。這部電影不僅讓許冠文獲得了第1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男主角獎,也進一步鞏固了他在喜劇電影界的地位。

107


九十年代至今:多元化發展與文化傳承

進入八十年代後期,直至九十年代,許冠文執導的電影產量大幅減少,但他並未停止對電影藝術的追求,演出作品和合作對象,更為多元化。他開始嘗試多變的角色與題材,例如在《雞同鴨講》(1988)中飾演一名餐廳老闆,探討傳統與現代的衝突;在《搶錢夫妻》(1993)中飾演一名患上絕症的新聞主播,反映社會的現實問題。

2000年後,許冠文逐漸淡出幕前,但每隔幾年,還是有參演不少作品。當中在2016年,許冠文憑藉台灣電影《一路順風》中的出色表現,入圍第53屆金馬獎最佳男主角獎。這部電影講述了一名計程車司機與乘客之間的荒誕旅程,許冠文在片中的表演深沉而內斂,一反過去喜劇形象,展現了他作為演員的多面性,也滿足了他一直強調多年的求變想法。2023年,他客串演出翁子光的《風再起時》,幾乎是僅靠一場舌戰群雄的文戲,便讓他再次回歸觀眾視線,並贏得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男配角。

正當大家以為《風再起時》獲獎,對於年過八旬的許冠文已是絕響,誰不知他在2024年,接拍文藝片《破.地獄》再創高峰。他在片中飾演一名殯儀公司的喃嘸佬,角色形象既幽默又帶有深沉的悲涼感,跟兩名子女有著感人至深的對手戲。影片透過殯儀館的故事,探討了生死與人性的主題,許冠文的精湛表演,贏得了觀眾的好評,也再一次讓大家體會,薑愈老愈辣的道理。

107


喜劇方程式與創作風格

說到許冠文的喜劇風格,可以概括為貼近生活、諷刺時弊、以小見大。他的作品往往以普通人的生活為背景,透過幽默的情節和對白,揭示社會的荒誕與矛盾。其喜劇方程式與創作風格的核心元素如下:

貼近生活的題材- 許冠文的電影多以市井小民的生活為主題,例如《半斤八兩》的私家偵探社、《摩登保鑣》的保安公司、《雞同鴨講》的燒鴨餐館、《新半斤八兩》的雜誌社、《神算》的風水佬等。這些角色與情節讓觀眾感到親切,容易產生共鳴。

107


諷刺時弊的幽默- 許冠文的喜劇不僅是為了搞笑,更是為了諷刺社會現象。例如《賣身契》揭露了影視圈的黑暗、《摩登保鑣》諷刺了職場的官僚主義、《雞同鴨講》講商業競爭。這種幽默讓觀眾在笑聲中,思考社會問題。

以小見大的敘事- 許冠文的電影往往透過小人物的小故事,反映社會的大問題。例如《雞同鴨講》透過一家傳統餐廳的困境,探討了傳統與現代的衝突,《新半斤八兩》反映九十片代初娛樂傳媒的不擇手段。

角色形象的鮮明塑造- 許冠文擅長塑造鮮明的角色形象,例如《半斤八兩》中的吝嗇老闆、《摩登保鑣》中的無能主管、《合家歡》的善良鄉下人、《搶錢夫妻》字字金句的新聞主播,這些角色不僅令人捧腹,也讓人印象深刻。

107


經典作品回顧

《鬼馬雙星》(1974)

作為許冠文的導演處女作,《鬼馬雙星》以其貼近生活的題材和幽默風趣的對白,開創了香港本土喜劇的新風格。影片講述了兩名騙子的故事,許冠文與許冠傑的默契配合,讓觀眾捧腹大笑。電影的成功不僅在於其搞笑的情節,更在於它對香港社會的細膩觀察,例如對賭博文化的諷刺,讓觀眾在笑聲中反思社會問題。

《半斤八兩》(1976)

這部電影被譽為許冠文的代表作之一,也是香港喜劇電影的里程碑。影片透過一家私家偵探社的故事,諷刺了香港社會的種種現象,例如職場的官僚主義和市井小民的無奈。許冠文在片中的吝嗇老闆形象深入人心,他與許冠傑、許冠英的互動更是笑料百出。電影的主題曲《半斤八兩》由許冠傑演唱,成為經典粵語流行曲,進一步擴大了影片的影響力。

107


《摩登保鑣》(1981)

《摩登保鑣》是許冠文與許冠傑、許冠英合作的又一力作。影片講述了一間保安公司遇到的古怪趣事,許冠文在片中飾演一名貪婪又無能的保安主管,角色形象鮮明,令人捧腹。這部電影不僅讓許冠文獲得了第1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男主角獎,也進一步鞏固了他在喜劇電影界的地位。影片透過保安員的視角,揭示了職場的荒誕與人性的複雜,讓觀眾在笑聲中感受到深刻的社會諷刺。

《雞同鴨講》(1988)

這部電影探討了傳統與現代的衝突,許冠文在片中飾演一名燒鴨餐館的老闆,角色形象鮮明,令人印象深刻。影片以其深刻的社會觀察和幽默的表現手法,贏得了觀眾的喜愛。電影透過一家傳統餐廳的困境,表現新舊對比,反映了香港社會在現代化過程中的陣痛,許冠文和飾演餐館夥計的同伴默契十足,每個人的表演都非常精彩,是非常成功的群戲組合。

107


《一路順風》(2016)

這部電影讓許冠文入圍第53屆金馬獎最佳男主角獎。他在片中飾演一名計程車司機,表演深沉而內斂,展現了他作為演員的多面性。影片講述了一名計程車司機與乘客之間的荒誕旅程,透過幽默的情節探討了人生的無奈與希望。許冠文的表演被譽為「從喜劇到悲劇的完美轉變」,成為他演藝生涯中的一部重要作品。

結語

許冠文的電影生涯是一部充滿創意與智慧的傳奇。他以其獨特的幽默風格和對社會現象的深刻觀察,開創了香港喜劇電影的新紀元。無論是早期的電視綜藝節目,還是後來的電影作品,許冠文都以其卓越的才華和敬業精神,贏得了觀眾的喜愛與業界的尊重。

作為香港喜劇電影的代表人物,許冠文不僅為觀眾帶來了無數歡笑,也為香港電影的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他的作品至今仍被視為經典,影響著一代又一代的電影人與觀眾。

文﹕ 姬比 05/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