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照相館》:戰火下的鏡頭 揭開被掩蓋的殘酷真相

撰文: Kantorates | 發布日期: 2025年09月06日
Dead to Rights

南京照相館 Dead to Rights

評分: 7/10
年份: 2025
片種: 劇情
導演: 申奧
主演: 劉昊然、 王傳君、 高葉、 王驍、 原島大地、 周游、 楊恩又、 王真兒

中國導演申奧繼《孤注一擲》之後,再度帶來新作《南京照相館》,國內票房破二十多億,成績相當亮眼,尤其是在今年整體票房走低的環境下,這部歷史劇情片能脫穎而出,實屬不易。電影選擇於二戰終戰八十周年推出,7月底在中國上映,8月15日於美加公映,日期正好對應日本宣佈無條件投降的歷史時刻,象徵意義濃厚。

看網上討論,有人質疑國內抗日題材過多,會否過分挑起民族情緒? 但其實是本末倒置,不是應該倒過來先問,為何會有抗日?這等同問,為何美國要在廣島和長崎投下原子彈?歷史是有因才有果。抗日題材歷久不衰,另一主要原因,是日本至今仍有不少人否認南京大屠殺(如近期日本球星本田圭佑的反複言論便是一例),對於一直不認錯的態度,不斷提醒並不過分。況且,就算德國早已就二戰罪行認錯,但荷里活的抗納粹電影,仍然是一部接一部,從未減少,甚至今年奧斯卡獲獎作《粗獷派建築師》,也是觸及納粹迫害猶太人的歷史,但從沒人覺得歐美一直拍下去是「太多」,那為何中國人一旦拍抗日,就會被說成冥頑不靈?

《南京照相館》靈感源自南京估衣廊一帶的華東照相館。真實歷史中,15歲店員羅瑾冒險沖洗、暗存日軍暴行的照片,成為公審日軍戰犯的證據。這位小英雄當時並未被日軍殺害,而是倖存下來,活到2005年去世。本片在此基礎上改編,加入多名角色,增添戲劇性。片名乍看像是文藝小品,開場卻直接帶觀眾重回南京淪陷的血腥戰場。雖然大規模戰爭場面不算多,但規模與成本都不低,足以震撼觀眾。

片中日本人殘殺中國人的場面不少,槍殺、刺殺、火焚、強姦接連上演,觀影過程絕不輕鬆。雖未至《黑太陽731》那般極端,但仍讓人不安和不舒服。但與現實相比,電影拍到的殘酷,其實只能算是「輕描淡寫」。

全片形象最鮮明的角色,不是主角一行,其實是日軍隨軍攝影師伊藤秀夫。表面上他只是在紀錄戰爭,甚至在片初展現對同僚暴行的不屑一顧;但發展下去就發現,他是更為陰險,視敵人性命如草芥,街頭擺拍一場最能凸顯此角的冷血,他表面把主角認作朋友,暗地卻加以謀害,是全片最難忘的角色。演員原島大地將這個「披著文明外衣的惡魔」詮釋得入木三分,讓人毛骨悚然。電影亦觸及「訊息戰」的議題。日軍利用攝影製造假象,掩蓋罪行,與今日某些戰爭的媒體操作如出一轍,充滿諷刺意味。

《唐人街探案》系列的劉昊然,今次獨挑大樑,但老實說,角色設計和戲分,其實不及女主角高葉突出。她在片中既被日軍羞辱,又受制於漢奸翻譯情人,內心戲層次豐富,表現相當到位。高葉年近四十,近年憑電視劇《狂飆》爆紅,可謂大器晚成。另正如上述,全片最讓人難忘的,還是日軍攝影師伊藤。原島大地的演出突破形象,幾乎令人認不出他就是當年與張柏芝合演《忘不了》的童星,角色立體而有血肉,甚至比主角更令人留下印象。

《南京照相館》是一部值得一看的歷史劇情片,當中顯然有戲劇化的修飾,有些角色和情節的設定,也嫌太商業化,但要說是過分渲染肯定不是,如果觀眾覺得是煽情,那應該看看有關南京大屠殺的紀錄片和日軍戰爭罪行的史料,現實可是比電影的描述可怕百倍。

文: Kantorat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