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y We Are, The

天水圍的日與夜
Way We Are, The
評分: 10/10
年份: 2008
片種: 劇情
導演: 許鞍華
演員: 鮑起靜﹑ 梁進龍﹑ 陳麗雲﹑ 高志森

有香港「悲情城市」之稱的天水圍,在向來關注香港底層青少年世界(《童黨》、《愛上我吧》)的劉 國昌導演手中,成了天地無倫的人間煉獄,父母兄弟之間不再有信任與包容,「希望」兩個字徹底絕跡, 片中青少年的認同、價值觀與每個決定,說明了他們無可避免的種種扭曲與崩毀。可惜的是,劇情發展 曲折離奇的《圍城》雖煽惑力十足,敘事調度卻缺乏更微妙細緻的靈氣,以致深度與餘韻皆嫌不足。

相形之下,同樣鎖定天水圍住民生活的《天水圍的日與夜》在完全不符合三幕劇形式的平緩散文式敘事 中,反倒流露著極其懷舊迷人的餘韻。這部由許鞍華導演的小成本電影,在我心中無疑是本世紀最初的 十年(2000-2009)繼《花樣年華》及《麥兜故事》之後,格局最大、成績也最傲人的一部香港電影。

許鞍華對於舊時代、舊文化、老傳統、老式風土人情的一種帶著浪漫的回味與欣賞的恬適態度,無論是香 港還是上海,從類型鬼片到民初文學劇再到當代藍白領日常生活,總能透過平凡人物的稀鬆平常的舉止 對話,勾勒出一幅巨大且細膩動人的生命地圖,為她所熟悉的城市、甚至一整個世代寫史作傳的企圖心 相當強烈,例如前作《姨媽的後現代生活》就是一次非常精緻的示範。

許鞍華曾表示《天水圍的日與夜》的開拍源於2004年一宗天水圍倫常慘劇,可是消息傳出後因種種原因 延緩,後來靈機一動將手上另一個以荃灣為背景的劇本修改了一下,才有了這部成《天水圍的日與夜》。 她還笑說先拍個正面的天水圍故事,這樣以後推出「負面版本」若招致「在傷口上撒鹽」批評時,便可以 此搪塞(據悉許鞍華的「天水圍二部曲」之《天水圍的夜與霧》由任達華與張靜初主演,同樣由王晶的 影王朝出資拍攝,將於2009年五月在港正式公映)。

《天水圍的日與夜》角色相當簡單,丈夫早逝的中年婦女貴姐(鮑起靜飾)與等待會考放榜而無所事事的 兒子張家安(梁進龍飾)日復一日的安靜生活,在偶然認識了一名獨居老婦梁歡(陳麗雲飾)之後起了微 微的變化。單親藍領的親子關係加上貴姐母子與梁歡之間的另種「老中青三代情誼」,很容易令影迷想起 許鞍華九十年代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女人四十》,然而本片極低的預算與製作條件、不甚戲劇性的故事 線與缺乏商業號召力的卡司,卻讓許鞍華再無票房壓力而能從心所欲,在藝術成就上超越謹守通俗劇格 式的《女人四十》,意外寫下她個人創作史上的新頁。

《姨媽的後現代生活》讓觀眾見證兩輪大明月的記憶猶新,這回《天水圍的日與夜》則是以貴姐母子「做 節」收場,窗外雖未見當空明月,意義上卻也算是一種作者意識上的呼應。令人印象深刻的是,許鞍華今 次在電影中兩度插入黑白檔案照片,其一是病褟上的外婆對著家安講述貴姐年輕時作女工養家往事時插 入了一連串1970年代香港邁入工業時代的女工照片,其二則是尾聲做節時插入昔日港人在維園賞燈的照 片,安靜地將影片的格局與香港歷史脈絡作出巧妙連結。

沒有特意強調天水圍地域上的特殊,未刻意渲染誇大劇中生老病死的悲劇性格抑或毀滅質地,更沒有通俗 劇中慣見的糖汁蜜水或是流不盡的淚液,無論祝壽、葬禮還是聚會餐敘,無論預購月餅券、買報紙、吃 榴槤、搬電視、換燈泡、挑冬菇、選金飾還是「做節」,《天水圍的日與夜》永遠是那樣一派平靜。那些 因時間的流動而逐漸發酵的情感,在微不足道的幫忙買報紙、幫忙拖地板等舉動中悄然洩漏;那些在歲月 的長河中永恆不變的普世價值,在外婆病褟上的一席話或是舅父隨口提議資助家安出國的語氣裡深切地 確立。事實上,《天水圍的日與夜》裡種種相互理解的體貼與包容,恰如同它英文片名The Way We Are 字面上昭然若揭的懷舊與感性,溫潤醇美、誠懇厚實、而且柔軟,令人久久難以忘懷。

我曾寫過數篇討論香港電影中所謂「原汁原味香港情懷」的文章,分別是【回歸原點的香港情懷】、【再 續香港情懷】、【沖不掉的香港情懷】、【麥兜的香港情懷】、【燒臘口味的香港情懷】、【嘻笑怒罵中 的香港情懷】、【變調的香港情懷】。就如同《海角七號》散發出一束束源自台灣草根文化最璀璨的光芒, 香港電影中所流露出的香港情懷,無論腥臭刺鼻還是清雅芬芳,總是傳遞了一股難以磨滅的在地印象。而我 以為,正這是從地域特性、歷史經驗到文化發展皆充滿傳奇性的香港電影,至今最最寶貴而且不變的核心源頭。

註:關於筆者一系列「香港情懷」文章,請至 相關連結。

猛人- 鮑起靜、陳麗雲、梁進龍

文: Ryan from 【關於電影,我略知一二…】個人新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