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hispers and Moans

性工作者十日談
Whispers and Moans
評分: 8/10
年份: 2007
片種: 劇情
導演: 邱禮濤
演員: 朱茵、 余安安、 蔣雅文、 董敏利、 李逸朗、 鄧健泓、 吳日言、 陳葦庭

《性工作者十日談》:娼妓文化的正名之作

當整個世界的輿論都傾向於天秤的右邊時,我們是否會考慮把我們手中的法碼放到左邊去。
當我們從一頭走向另一頭的時候;我們也許會發現,我們從不曾正眼看過的那個世界,如此美麗。
無所謂骯髒與聖潔。惟有在悲憫之後,一切很安祥。
--火神紀。題記。

我喜歡這部電影裏的那段激揚的演說辭,娼妓是自人類社會而生的,自從三皇五帝以來就不曾消亡過, 沒有任何一個帝王或者政府能把娼妓徹底消除。自古以來的男權統治總是讓娼妓處於一個被歧視被壓 迫的弱勢;如何去爭取屬於娼妓的階級權利,這也許就是這部電影的由來了。

備受歧視也許並不是可怕的,可怕的是那些道貌岸然的人們,一邊說著譴責的言語,轉過頭去又在那個 可憐的女人身上狠狠地發洩著自己平時的壓力和積聚的欲望。相比之下,也許道貌岸然也應該被打壓。

我不否認這部電影有著粉飾太平的意圖。我也不相信那個娼妓世界真的就如這部電影裏所展示的那樣聖 潔而美好。然而,這部電影為我們提供了平常之外的另一個視角。也許,拋開那些粉飾太平的矯枉過正, 重新去審視那個世界,我們可以看到另一些感動。僅此而已。

在我的想像中,我曾以為,這會是一部帶著妓女血淚的電影。然而,看完之部電影之後給了我一種全新的 感觀。這不但不是一部帶著妓女血淚的電影,反而是一部替娼妓搖旗吶喊的電影。

孔老夫子就曾說,食色性也。跟吃飯一樣,色僅僅只是一種與生俱來的動物本能罷了。只是在所謂的文明 和違反人性本能的道德觀點裏,色卻成了一種骯髒的醜陋行為。

也許,孔老夫子所說的色是不是僅僅只是指那種道德規範裏的性愛;除了孔老夫子也許誰也沒辦法說清楚 這個問題。可是我們無法否認的是,人類文明的歷史發展了幾千年,娼妓也存在著幾千年,於是套用電影 裏的話說,娼妓的存在僅僅只是社會的需要。在任何一個社會的文明結構中,娼妓文化似乎總是隨著人類 文明一起發展而且永遠存在的。

就算沒有愛的性行為總是備受斥責,然而我們也永遠不曾看到一個充滿著慈愛之光的完美世界。當一個人成 長到成熟,之後就會有了欲望;當欲望發洩無門,作為本能,他會開始尋找合適的對象以便適當地調整作為 一個人的個體最舒適的一種平衡感。

或許有的人會說,人類是必須具有理智並且不能一味地放任自己的本能欲望的。人類與其他動物的最根本區 別在於,動物的一切行為都是以與生俱來的本能為行為準則的,而人類則是以自己規範出來的道德標準來抑 制自己的本能行為。

可是換一個角度來看,人為什麼沒有在路人隨意地抓對廝殺,因為有著這種自抑的理智。人們會走到街道的 陰暗處,走進一個也許並不很淩亂的房間之後才開始放縱自己的本能欲望,這已經很不容易了。因為,我們 沒有辦法要求所有的人都是那種像柳下惠一樣的聖人。聖人是百年不得一遇的,而聖人之外的芸芸眾生,自 食五穀,也就有了七情六欲。娼妓的存在正是解脫人們這種七情六欲的生理本能需求。

更激進的說法是,因為有了娼妓來解決凡人們的生理需求,所以才不會有那麼多的桃色案件的發生。

我們也許不是因為要爭辯這樣的定論而看這部電影,不是為了要證明這樣的論調而寫這篇文章。可是,這個世 界需要各種不同的聲音所以才有了音樂,我們的眼睛需要各種不同的顏色所以世界變得五彩繽紛。輿論主導的 那一種論調也許也並非全對,偶爾轉換一下觀察的角度,我們會發現,一些我們從來不曾聽過的聲音原來如此動聽。

這部電影是肯定不會得到那些衛道者們的喜歡的。這部電影裏有某些過激的觀點是衛道者們永遠也無法接受的。 比如朱茵所扮演的嘉嘉所說的那段慷慨的陳詞,或者是那個想要回家當副校長的Happy所說的專業和務實;這 些言論看起來帶有濃烈的煽動味道,可是煽動什麼不好,煽動一種妓女有理的情感似乎有種誘人墮落的味道。

娼妓也許是一種文化,可是娼妓並不是一種值得鼓吹的文化;那是人類歷史中永遠也無法抹滅卻也並非光彩 的一筆。就算是本能,然而這也是一種人類願意讓其變得隱晦起來的本能。有了羞恥之心,性就成了一種隱 私性質的行為;而狎妓以及出賣身體也就成了一種必須受到譴責和斥的可恥行為。

正是因為這樣,娼妓從來都是處於一種邊緣的備受唾棄的職業。可是我們想想,如果沒有嫖客,那麼又何來 娼妓;而嫖客之嫖源於本能,這種本能更是整個種族繁衍生息的源泉,所以,娼妓又變成了一種人類與生俱 來的本能了。從本身到客體,真正應該被譴責的也許是嫖客而不應該是娼妓。當她們承載了嫖客身上骯髒的 欲望之後,她們又是否應該去承載那千古的污名呢。

這部電影讓我想起了白先勇的《金大班的最後一夜》,電影所著眼的並不是那種司空見慣的妓女血淚,而更著 力于妓女們的日常生活。在這細緻如水的十天裏,我們會發現,這部電影是把所有的妓女都當成是一個獨立的 人來描繪的,她們和普通人並沒有區別,她都也一樣都有七情六欲,一樣有喜怒哀樂,一樣有愛恨情仇,一樣 有對未來的祈盼和對生活的失望。

在其他的同類題材的電影裏,那些主角總是首先被定義為一個妓女,然後才是一個人。這是這部電影最與眾不 同的地方,首先把她們定義為一個人,然後才是妓女。妓女僅僅只是任何可能性下的一個職業,一個自願的或 者不願的職業。

像電影裏的嘉嘉所說,賺了錢之後又吃又玩,愛慕虛榮又怎麼樣,誰又不愛慕虛榮呢。享愛生活帶給她的一切, 虛幻的愛情和虛與委蛇的交際,顯然作為一個妓女來說,這是一個遠比秘書更適合她的工作。

這部電影裏的所有人物都是處於道德社會邊緣。娼妓、男妓、二奶、易裝癖、同性戀、站街、出軌和尋求刺激 的男人。一幅關於社會邊緣的浮世繪。他們不屬於天堂,不屬於聖潔,然而他們和我們一樣渴望一樣追逐;所以 有了Nana對純粹的愛情所帶有的美好遐想和退卻,也有了嘉嘉對女兒的疼愛有加。

這部電影比邱禮濤的其他電影都更深得我心。平淡之中見功夫,既有純潔的愛情也有真摯的親情,既有對情欲的 追逐也有現代都市人最無奈的悲憫之聲。不關救贖,也不關墮落;因為有一個群體,她們就這樣活著;自古有之, 也永遠不會消逝。用一種類似於白描的手法所描繪出來的那個世界,其實,並不如我們所想像的那麼可怕。

也許,正如電影裏所說的:娼妓,僅僅只是一個職業。或許,這也並非是一部關於娼妓文化的正名之作,這僅僅 只是一部粉飾太平的生活劇情電影罷了。

猛人- 朱茵、余安安

文: 火神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