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ick or Cheat

愛出貓
Trick or Cheat
評分: 3/10
年份: 2009
片種: 喜劇
導演: 七條(彭順﹑ 黃柏基、 劉永泰、 何冠寰、 陳惠沂、 陳卓賢)
演員: G.E.M. 鄧紫棋、 陳偉霆、 詩雅、 James@Square 、 林司敏、 小肥、 李蘊、 王朗然

去年香港出現頗多以年青偶像歌手為主演的青春群戲﹐ 例如《 死神傻了》﹑《 關人七事》 和《 愛出貓》等。 前者雖以幕前新人作招徠﹐ 但幕後班底如導演邱禮濤和編劇李敏都是熟 手技工﹐ 劇情兒嬉卻不無反映時事社情的訊息﹐ 總算表達出一點意義。 相對來說﹐ 同由 彭氏兄弟掌舵的《 關》和《 愛》﹐ 則明顯只是編導作為試煉的習作﹐ 前者尚有彭發控制大局﹐ 劇情雖弱但技術搭救 ﹐ 後者由一班新導演主導(彭順總監) ﹐ 則顯然已淪為一部學生習作﹐ 無論劇情和手法都十分稚嫩﹐ 無法讓人滿意。

和七條前作《 愛鬥大》相似﹐ 影片主要由時下的一班年青偶像派歌手和藝人參演﹐ 不過今次 不再模仿紀錄片的風格﹐ 而是純粹地以戲劇方式敘事。 劇情似有還無﹐ 主要講述一群無心向 學的中學生﹐ 如何利用妙想天開的手法在會考中作弊﹐ 最後當然是皆大歡喜﹐ 眾人完成考試﹐ 演出舞台劇﹐ 迎接新的人生。

六位導演(七條事實上只有六人﹐ 原來的錢江漢離隊) 拍一部電影﹐ 先不談分工﹐ 對於影片內 容來說﹐ 難免會造成風格混雜﹐ 欠缺鮮明主題﹐ 這正是《 愛出貓》的最大問題。 彭氏兄弟以 往的電影﹐ 向來都被不少人譏為有技術﹐ 無主題﹐ 而他們以往接受訪問談論作品時﹐ 也常常 表現出拍攝電影多追求技術的發揮﹐ 多於表現特別深刻的訊息。 由他們提攜 的徒弟﹐ 同樣習 染了常述的毛病﹐ 不會讓人感到奇怪。

學生作弊本是不錯的點子﹐ 近年港片也鮮有拍攝中學校園題材﹐對年青觀眾來說有一定的新 鮮感﹐ 但「 作弊」明顯只屬一個橋段﹐ 而非一個主題。 影片六位編導一直只從作弊的點子著 手﹐ 創作不少場面﹐ 但始終無法梳理一條完整的脈絡﹐ 或者告訴觀眾﹐ 為什麼要拍攝這個橋段﹐ 或想透過這個橋段表現什麼獨特的想法? 雖說商業片始終以娛樂觀眾或賺取票房為首任﹐ 但這 畢竟是一個表達思想和傳播訊息的媒介﹐ 如果只求展示技術水平或說故事 ﹐ 拍電影只要找一 班熟練的技工便可﹐ 根本用不著有導演的存在。 導演存在的最重要目的﹐ 就是要為影片內容賦 予意義。 而在這方面﹐ 七條(包括彭順) 都未能做到。

當然﹐ 我們都明白﹐ 七條除總監彭順外﹐ 都是導演新丁﹐ 不應對他們有太大或者不切實際的期 望﹐ 也不預期他們能夠表現出如電影大師般的宏遠視野﹐ 但至少作為導演﹐ 他們應該放膽地去 表態。 不管心中想法有多麼的荒謬或不合理﹐ 導演還是應該要清晰地表達心裡的想法和動機﹐ 而不是單單沉迷於處境的展示。 可惜在此片中﹐ 觀眾由始至終都無法感受到﹐ 這班導演想拍什麼。

撇除導演思想的貧乏﹐ 影片劇情大欠情理﹐ 很難讓人認真看待﹐ 但另一方面﹐ 若從狂想曲的角 度去看﹐ 卻又未夠癲狂 ﹐ 情況頗為尷尬。 單就場面設計﹐ 影片表現也很參疵﹐ 欠缺真正天馬行 空的另類創意﹐ 玩得不夠盡﹐ 例如放屁出貓一段﹐ 便只是回復八十年代流行一時的「 屎尿屁」低 俗品味 ﹐ 神婆問米一段也是瘋狂得無靈感。 最後的歌舞劇更是莫名其妙﹐ 除了讓陳偉霆一展舞 藝外﹐ 只是如一個舞台劇的錄影片段一樣﹐完全未能起到任何高潮作用。 全片唯一比較有靈感的﹐ 是平行剪接補習天王在幕後指揮﹐ 另一方面一班考生在試場應試一段﹐ 雖然新意不強﹐ 但音樂 節 奏和身體動作的結合巧妙﹐ 效果不俗。

演員方面﹐ 主要以新人為主﹐ 由於角色沒有什麼連貫性格可言﹐ 而且人物關係極度 欠缺開展﹐ 眾人 都沒有什麼發揮機會﹐ 當中以夾在好友和兄長之間的林司敏戲分較豐富﹐ 讓人留下印象。 另一女角 詩雅也不俗﹐ 表情控制頗為精準﹐ 相對其他演員﹐ 看得出比較用心去演。 全片最讓人討厭的則是裝 潮州話口音的小肥和扮演神婆的女演員﹐ 前者造作的演繹和後者懶音滿瀉的唸白﹐均非常難頂。

《 愛出貓》想包攬的東西很多﹐ 而事實上影片也觸及校園友情﹑ 愛情﹑ 諷刺考試制度等不同元素﹐ 可是這一切種種﹐ 都散亂無章﹐ 正好反映其幕後人多不好辦事的缺點。 每人拍一場或設計一個場面 的做法﹐ 或許對於一班新導演來說﹐ 是很不錯的試煉機會﹐ 但因此已令到整體劇情欠缺明確焦點和 骨幹 ﹐ 卻是得不常失。

文: Kantorat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