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 Wish I Knew

海上傳奇
I Wish I Knew
評分: 8/10
年份: 2010
片種: 紀錄
導演: 賈樟柯
演員: 趙濤

《 海上傳奇》開首字幕一段﹐ 攝影機聚焦在上海一艘渡輪上的群眾面孔﹐ 頗讓人想 起安東尼奧尼的《 中國》。 同樣都是一些零碎的中近鏡﹐ 都把民眾不經修飾的神態生 動地捕捉。 從一開始﹐ 賈樟柯已提醒觀眾﹐ 他掛著宣傳世博名義拍攝的地方傳記﹐焦 點不只是上海市的發展歷史﹐ 而是在上世紀於這個城市生活的人和事。

賈樟柯比較讓人佩服的地方﹐ 是直到目前為止﹐ 他雖然已經由地下走到地上﹐ 但從來 沒有為了創作而放棄自我。 他近年的作品﹐ 容或有一些在商業上妥協的地方﹐ 例如在《 二 十四城記》起用一批專業明星演員﹐ 但說到取材和創作﹐ 他有他一貫的堅持。 作為一部 受命為上海世博會宣傳的電影﹐ 《 海上傳奇》和一般歌功頌得的黨教片南轅北轍﹐ 影片 沒有為近年發展蓬勃﹑ 建設頻繁的上海大都會讚譽大書﹐ 反而著眼於上世紀百姓的生活﹐ 延續導演一貫喜愛的取向﹐ 即對大時代變遷急促的環境下﹐ 人們生活體驗的關注。 當中 國電影愈來愈趨向從宏觀角度展示目光﹐ 賈樟柯由始至終都沒有離棄「 個人」。

據聞影片的受訪對象逾八十多人﹐ 現在修剪成兩個小時的電影﹐ 僅剩十多嘉賓。 從這份 最終落實的名單可見﹐ 編導的野心不少。 雖然整體編排看似沒有章法或脈絡﹐ 但細心觀 察﹐ 會發現它包攬的人物﹐ 幾乎涵蓋了社會上不同階層﹑ 背景和範疇的代表﹐ 例如涉及 軍政界歷史的楊小佛(父親楊杏佛為著名思想家﹐ 後遭政治暗殺) ﹑ 黑幫風雲人物杜月笙後 人杜美如﹑ 藝術家陳丹青﹑商人楊懷定﹑ 電影藝術家王童﹑ 侯孝賢﹑ 韋偉﹑ 歌唱家潘迪華﹑ 作家韓寒等﹐ 當中以導演最愛的電影範疇最豐富﹐ 香港和台灣部分的受訪者﹐ 幾乎全部 都是文娛界別的人物。

除了採訪對象的範圍寬廣而全面外﹐ 編導看來也很有意識地組織一條時序脈絡﹐ 由清末(侯 孝賢講《 海上花》時人愛情觀 ) 到民國期間(楊杏佛遇刺﹑杜月笙生活點滴﹑天廚公司發跡﹐ 但少談抗日戰爭) ﹐ 再由國共內戰(王孝和被處決﹑ 《 小城之春》等電影誕生﹑ 李家同﹑ 王童 家族等出走台灣) 到中共立國(毛澤東觀賞黃寶妹表演) ﹐ 直至民革(陳丹青童年記憶﹑ 上官雲珠被逼害﹑ 安東尼奧尼來華拍紀錄片《 中國》) 和現代化(楊懷定炒股發達﹑ 韓寒等八十後抬頭) 等﹐ 不過 在導演刻意的拆散和表面上顯得隨意的剪接下﹐ 線索並不清晰。

影片敘事結構﹐ 類近年前的《 二十四城記》﹐ 比較偏重人物訪問﹐ 然後在中間穿插一些環境 片段。 可能上次《 二》真假訪問的結合來得比較突兀﹐ 而且坊間普遍反應不算正面﹐ 賈樟柯 今次放棄了這種奇特的敘事手段。 片中受訪者全部都是真實人物﹐ 大多真情流露﹐ 尤其是已古名 人後代憶述前塵往事﹐ 讓人看得動容。 可是另一方面﹐ 看來賈導仍然頗為執迷於紀錄片的虛 實 迷思﹐ 還是要把御用女主角趙濤加插進去﹐ 像一個無主孤魂﹐ 漫無目的地在上海各地遊 走。 可惜這樣生硬的插入﹐ 看來並未達到很大的效果﹐ 而且趙的表情太造作(例如看電影一場) ﹐ 比起《 二》的假訪問來得更突兀古怪。

攝影風格方面﹐賈近年的鏡頭取向正漸漸改變。 由早年鍾情長鏡頭式的大遠鏡(例如《 小武》﹑ 《 站台》) ﹐ 到後來比較即興式的移動鏡頭(《 任逍遙》﹑《 世界》) ﹐ 再到近年愈發嚴謹的推軌 運動鏡頭﹐ 他一直都在變化。 對於拍攝對象的捕捉﹐ 也有新的發展。 記得當年《 三峽好人》 開首以移動鏡頭拍攝一幫船民﹐頗重視鏡頭活動和人物動作的韻律配合﹐ 今次《 海上傳奇》的開 首同樣在拍船上民眾﹐ 焦點卻放在人的表情神態之上 ﹐ 另外﹐ 他的空鏡拍攝也顯得更為雕琢。 或許正因為這個原因﹐ 影片的很多鏡頭﹐ 不論是群眾特寫或景物空鏡﹐ 都讓人想起安東尼奧 尼的電影(尤其是《 中國》) 。

總結影片的成績﹐ 也確讓人想起《 中國》。 雖然賈樟柯在片中訪問了不少富有代表性的上海百 姓﹐ 但整體不免只是很片面和零碎的回憶。 這些段落是否能夠真正全面地表現出這個城市的 所有過去和歷史? 從其英文片名《 I Wish I Knew 》﹐大概可以看出一點端倪。 這句話表面上指「 我 希望我知道」﹐ 但也可隱含「 我希望我知道﹐ 可是我卻錯過了/ 沒能做到」的意思。 或許正如安 東尼奧尼在《 中國》結尾時的感言一樣「 我們對中國只是匆匆一瞥﹐正如中國諺語: 畫虎畫皮難 畫骨」﹐ 要摸清全貌﹐還是遙不可及。

文: Kantorat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