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ackmail

Blackmail

評分: 8/10
年份: 1929
片種: 驚慄
導演: Alfred Hitchcock 希治閣
演員: Anny Ondra, Sara Allgood, Charles Paton

這是希大導於1929的作品之一,這是繼《 房客Lodger》之後的驚慄作品,亦是希治 閣本人及英國的第一套有聲電影。改編自劇作家Charles Bennett(查爾斯貝奈)的同 名舞台劇,該劇於上演時已有不俗的成績,拍成電影亦有不俗的票房。故事關於一個 警員的女友愛麗詩與街上的男子健談甚歡後跟他回家,後當男子欲侵犯愛麗詩時,愛 麗詩出於自衛而誤殺該名男子,後遭一名男子拿下証物而被叩詐。

希導對於電影語言確實是有過人之處,電影兩次出現的車輪特寫鏡頭概括地在觀感上造 成結構性的連貫,在拍攝男子與愛麗詩爭執後被殺時,導演沒有把案發時的真實情況拍 出來,反之只以布廉作為二人打鬥時動作的象徵,觀眾雖然無法看到事件,但卻又能夠 透過畫面所提供的僅有信息作為想像的憑藉,這有別一般拍攝同類事件的方法之餘,亦 可省卻其他技術問題如血漿、演員表現等問題,類同希大導後其於《狂兇記》處理爭執 的方式。犯罪後的愛麗詩在餐桌前與鄰居交談,其間題及到刀子,亦即愛麗詩犯案的兇 器,為強化其失魂落魄的精神狀況,不斷的重複著「刀、刀、刀…..」,以主觀聲音反 映出她內心的混亂造成幻聽,造成聲音上的張力。聯想蒙太奇的出現令電影多出一份弦 外之音,在陌生男子家中的一張人物畫正好作為抽象的評論,在愛麗詩犯罪前後,以及 於警局這畫一再出現的畫面,隱含著諷刺的意味,就像朴質郁於《復仇》一片在女角房 間所設置的交通警公仔作用一樣,愛麗詩在犯罪後對此畫作出破壞行為正正反映到她個 人的感受。光影運用亦美化了視覺效果,記得有一幕窗外的光射向男子面部時,產生了 類近小丑的笑容,代表著奸險的行為,在愛麗詩決意自首時窗外投射的影子圈套著她的 頸項,代表著無奈的處境及她將為面對事實結束一切而付出。在處理警員與叩詐者的追 逐戰,透過其遠近鏡及剪接的配合,遠鏡作為對整體場面情況的註解,近鏡作為接近警 員的主觀鏡頭產生產生臨場感,充分表現場面的緊張氣氛。

順帶一提的是原來《Blackmail》本來是一套默片,希導最初極力要求拍成有聲電影, 卻因老闆資金問題而未能應允,直到電影拍攝中段老闆才點頭,但面對的問題是女主 角的鄉下音,因此以另一女演員替其配音問題才得以解決。另外希治閣於電影出場的 時間及情況比起往後的電影來得長時間和有趣。

文: Issa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