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血萊恩》: 整張DVD能看的 除了那場意義不明的突兀床戲 只剩下烏波的飯局訪談

撰文: bio-man | 發布日期: 2024年01月04日
BloodRayne

BloodRayne

評分: N/A
年份: 2005
片種: 動作
導演: Uwe Boll
主演: Kristanna Loken、Ben Kingsley、Michelle Rodriguez

說起烏波(Uwe Boll),是的,人稱電玩片終結者的那個公認爛片導演,老實說,在他搞砸《死亡鬼屋(2003)》以及《鬼屋魔影/異形鬼屋(2005)》兩個經典ip之後,他幾乎是只要有消息傳出他有作品(特別是電玩片,當時甚至沒人看好他拍原創作品)要推出,普遍就有不少觀落陰的評價直接出爐了。

但其實在此之前,烏波也拍過幾部冷門的的原創獨立製片DTV取向電影就是了(小眾市場的口碑還不錯),姑且不討論口碑開始五五波的《喋血街頭Postal》或是他在獨立製片與B級片翻身的《Rampage(怒火狂殺/狂暴)》三部曲。

在2005年底,烏波開始在影展試片,以及爭取潛在的買主協助發行電玩改編片《吸血萊恩》。這款遊戲最早(2002~2003)在台灣曾發行過電腦版電玩,當時的名稱是《血腥之吻》,台灣遊戲公司主打宣傳定位在「《古墓奇兵》的蘿拉卡芙特之後,全新血腥黑暗女英雄」這個方向,遊戲內容主打半人半吸血鬼的萊恩與二戰德國的邪惡科學家對決,非常純種的歷史背景的奇幻動作遊戲。

我先講結論,烏波直到第三集才把電影故事重點放到原著遊戲的改編;第二集甚至歪樓到美國西部拓荒的時空,大戰吸血鬼無良鐵路公司分公司老闆。而2005年的第一集,更像是一部前傳故事,完整賦予萊恩一個身世背景,以及她性格冷漠背後的原因。

其實老實說,無可否認烏波在《吸血萊恩》總算是找到一部電影該有的電影感,同時卡司陣容其實也很吸引人,剛演完《T3》還少有知名度的羅肯、演技派老將班金斯利、QT愛將之一麥可馬德森,以及肥茉莉一族的大嫂蜜雪兒羅里葛茲,甚至是知名綠葉演員的烏杜基爾。

如果這片換個好一點的攝影師以及武打團隊,可能最後不至於評價砸鍋到只剩下預告片的鏡頭能看,考慮到《死亡鬼屋》與《鬼屋魔影》可是爛到連預告片都讓人看不下去的前提。

本片劇情主要闡述,從小被當成怪物在馬戲團遭受虐待的萊恩,其實真實身份是吸血鬼鬼王的血脈,而不堪虐待逃走的她,被一群吸血鬼獵人收留,並且一起尋找傳說中的對抗吸血鬼的聖物,最後萊恩與鬼王面對面展開了一場背負為母復仇的弒父血戰。

中古世紀的背景,劍術與魔法共存的奇幻時代,在2500萬的成本與過去獨立製片的經驗,其實烏波在整部片視覺質感(包含美術佈景、服裝,以及特效)真的都能看出有沒有預算的全面提昇。甚至即便劇本充其量只是中等水準,但至少還是在幾個稍有知名度的演員撐場之下,不至於太差。

只是可惜的是,當時仍是影壇新秀的羅肯演技仍顯生澀(對比後來瘋人院出品的《浴血救援》來說),只能仰賴其他硬底演員或是性格演員撐場,但偏偏麻煩在於⋯⋯這部片的主角重點就在「萊恩」身上。雖說因此怪罪烏波稍嫌不公平,但同時我相信劇本在人物性格轉折與劇情推演的過程,都沒有足夠說服力才是整部片根本的問題。而烏波在當年小孩開大車的導戲能力,只是讓劇本問題更鮮明的被凸顯出來而已。

後來兩部續集也換角演出,改成在電視圈活躍的女星Natassia Malthe。另外,這部片其實也跟一個知名獨立製片公司特羅馬娛樂稍微有些淵源,正確來說,代理發行的淵源,以及院線不如預期的合約糾紛。主要在於拷貝數量不足導致原定上映庭數的不足(2500間院線最後只有不足1000)。

本片之後,直到2008年的《地道鼠》這部越戰片為止,烏波從此開始轉型小眾與DTV取向的導演(其中包含2007年推出的《吸血萊恩2》),然後才在2009年以《怒火狂殺Rampage》贏得不少名聲與掌聲,儘管在此之前先有了一部《喋血街頭Postal(2007)》在小眾累積起了一些口碑。

總結來說,對比於作品本身,可能我還比較推薦影碟收錄的一場餐敘對話紀錄,其實能看出烏波對於電影市場的敏銳度與優秀的觀察力⋯⋯儘管這反而證明他適合做製片,而不是導演。

《吸血萊恩》,2005年出品,烏波監製執導(編劇另有別人),台版DVD只出過出租版,收錄無中字翻譯的講評軌、CGI特效對照示範片、單一橋段分鏡表手稿,以及烏波餐敘訪談片,我只推薦那段50分鐘不足的訪談。

文: bio-m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