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猿人爭霸戰:猩凶帝國》: 香港觀眾感到沉悶冗長 離不開這幾個原因

撰文: Kantorates | 發布日期: 2024年05月16日
Kingdom of the Planet of the Apes

猿人爭霸戰:猩凶帝國 Kingdom of the Planet of the Apes

評分: 6/10
年份: 2024
片種: 奇幻
導演: Wes Ball 韋斯保
主演: Owen Teague 奧雲提格、Freya Allan 菲雅艾倫、Kevin Durand 奇雲杜蘭特

《猿人爭霸戰:猩凶帝國》在美國首映票房和口碑均見理想,尤其五月不算影市旺季,加上是大學期末考試和畢業的日子(也不能不提近日的抗議潮),能夠獲得不俗的票房收益,可見美國觀眾對於這個長拍長有的系列甚為鍾情。相對來說,影片在香港反應平平,主要評價都是說太長太悶,難以投入。

香港觀眾難以投入,可能和系列受歡迎程度欠奉有關。近年真的能夠在香港形成票房效應的荷里活系列電影其實不多,數來數去就只有漫威超級英雄系列最受歡迎,但隨著《復仇者聯盟:終局之戰》掀起的高潮落幕,後續作品的票房成績已大不如前。至於說到科幻片,忠實影迷也不多,就算在美國封神的《星球大戰》和《星空奇遇記》等家傳戶曉的經典,之前多部續作在香港上映,捧場客也不算太多。相比之下,《猿人襲地球》系列(原版片名)便更是乏人問津。如果不是因為幾年前的三部曲還令人留下一點印象,便更難吸引本地觀眾注意。

影片較難令人投入,可能也和全片絕大部分角色,都是用電腦特效製造,而非真人演出有關。雖然說今時今日,絕大部分觀眾都已習慣電腦特效美學,但除了動畫電影,在一部真人電影中絕大部分角色都是人工繪製,始終不算多,數來數去較類似的僅有《阿凡達》系列,該片的大部分角色都是電腦特效製造的外星人,第二集更幾乎全是外星人的世界,人類幾乎徹底消失。這些電影都有一個通病,就是觀眾很難感受到角色的感情起伏。即便現在的電腦動畫技術是愈來愈出神入化,任何面部表情變化都能模仿,但這些擬人的技術,始終和人類的真情實感差得遠,就算是二、三流的演員,情感表演還是會比電腦畫出來的外星人或猿人優勝得多。如果這些人造角色只是插科打諢,影響還不算太大,但兩個多小時大拍這些角色的喜怒哀樂,感情戲全部交由它們發揮,不免教人難以入戲,看久了便會覺得沉悶冗長。舉例說,中段斷橋一場本來是一場關乎生離死別的重頭戲,但看著這些人造猿人角色的演出,卻總是無法讓人產生激動的感覺,這就是真人演繹和人造角色的差距。

不過要說《猿人爭霸戰:猩凶帝國》拍得很悶,我卻不是太認同。畢竟全片兩個多小時的節奏算是明快,編導為了替新的三部曲作鋪墊,要在前半一個小時左右把新的世界觀和各族群的勢力佈置一一交代,總算做到有條不紊,幾場戰爭動作戲也算精彩,觀眾覺得悶,可能是因為難投入猿人的世界,尤其片中大多猿人的樣貌都差不多,好像主角諾亞和他的母親和族人,如果不開口說話,實在分不清誰是誰,也看不太懂他們的細緻表情,因此較難共情。

說到劇情,影片描寫的部落鬥爭,有點讓我想起十多年前的《阿波卡獵逃》,後來翻查資料,原來導演確是以該片為藍本,並無掩飾受其影響。猿人各族和人類之間的關係,應當是有其對應今日美國社會的隱喻,當中比較令人難忘的,是揭示不同族裔之間的互不信任,就算是同仇敵愾的諾亞族和人類,由始至終其實都沒有交心,有的只是互相利用,敵人的敵人不一定是朋友,編導透過這幾個族群的互動,把這種複雜的政治利害關係生動呈現,強調弱肉強食的道理,拒絕幼稚化的正邪對立。

雖然說我對《猿人爭霸戰:猩凶帝國》的整體評價,不如香港很多劣評般厭惡,但著實也談不上特別喜歡。這除了是因為我本來就不是這個系列的影迷,也正如上述,對於幾近全電腦繪畫角色為主的真人電影,真的很難投入,所以看到片尾的伏筆,也完全沒有想看下回分解的衝動。

文: Kantorat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