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tropolis

Metropolis

評分: 10/10
年份: 1927
片種: 科幻
導演: Fritz Lang 費斯蘭
演員: Alfred Abel 阿法阿寶, Brigitte Helm 碧姬迪咸美, Heinrich George 韓力基佐治

1927年的經典電影《大都會》,對於熱衷於電影史的觀眾來說,絕對是一部經典的電影作品,在德國表現主義 電影思潮的噴發年代,隨著一戰後帶來的德國國內經濟民生的頹勢,大都會呈現的科幻想像色彩以及揉合現 實主義風格的經典展示,帶來當時後的視覺震撼,同時也對往後的電影風格帶來影響。

重新觀賞大都會的經驗,再一次去探索大都會呈現的意識也是有趣的。以近代哲學來說,唯心論及唯物論是 兩大哲學派別,深刻探討,對於大都會所拋出的概念,彷彿是合乎於唯心論的思考模式。從資本主義的歷史 來看,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生產力與生產關係的矛盾,導致產生兩階級的陣營。劇中真實呈現了這樣的明顯對 比:工人的剝削壓迫,暗無天日的生活,為生存於地底的黑暗環境下的機械般工作,這都是所謂被剝削工人階 級,亦是無產階級。同時,高高在上,享受著各種戀愛羅曼蒂克,飲酒享樂的一切幽默生活,站在高樓大廈伏 視著萬物的富豪階級,則就是有錢有勢的一群人,即資產階級。從影片中已可明顯感受到勞資矛盾及衝突的 背景下,工人群眾越發的不滿情緒,配上資產階級的權勢金錢一把抓的不平等態勢下,種種革命推翻的戰爭 也就一觸即發。

想必大都會對於勞資矛盾化的批判,確實有其社會意義的存在。在當時後德國因受戰爭賠償之苦,社會經濟 的混亂,失業率不斷攀升,物價不斷飆漲的情況下,確實反映了當時德國的工人階級的痛苦經驗。但如果從 哲學派別來說,這部1927年上映的大都會結局裡所描述勞資合作的景況則不一定適合於現實狀況。

從唯物辯證的馬克思主義來說,資方所掌握一切所有的權力,擁有政治力量的決定權,想方設法持續壓制勞 苦工人階級,從中獲得剩餘價值來維持資本積累。另一方面,唯心論是以精神意識為主體,意識創造物質, 認為一切都是意識所賦予的,是由資本家賦予給勞動者,而非勞動者提供勞動力給資本家的顛倒情況。因此 回到大都會的觀點裡,結局訴諸一切的階級調和的重要作用在於心,更上升到了信仰層次。但現實中,我們 往往看到的是,勞資衝突及鬥爭是不斷的,是無法隨著信仰或者合作而獲得解決。對於一個社會來說,各種 內在矛盾的衝突導致質化演變,配合著外在客觀規律的法則,一直是時代進步的動力主因。對於唯物者來說, 真理並不是絕對化的,而是不斷運動著的。放到現實社會中,階級合作本身不帶有解決問題的意義,因為本身 內在構造並沒有任何改變。

目前已走到了21世紀這個年代,重新探討大都會帶來勞資雙方議題的各種探討、糾結、解決形式、思想內涵, 筆者認為是有其意義的。面對目前全球社會業已走到了社會階級矛盾的狀況,回顧著大都會所提供的批判, 是具有當代價值的。隨著社會狀況思想以及角度視野不同,也許對影片所傳達的思想就會有不同的解讀及反 思(剛好在大都會上映那年,亦有人批判大都會內容是不符合真實的,那時候人們是因為德國經濟困頓找不到 工作才是主因)。

從電影形式上,內容是可以再重新做一討論,卻無損於大都會是歷史上最昂貴的無聲電影以及對後代電影形 式的深遠影響之地位。電影終究有個無遠佛屆,幅度廣、跨領域、大範圍的影響力,不斷反覆觀看著電影的內 容,嘗試著挖掘各種不同的意義,對照時代精神的演變,也是一種觀賞電影趣味之所在。

猛人- Fritz Lang 費斯蘭

文: 郭航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