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比煞》: 黑暗風格似DC電影多過漫威超英系列 難滿足觀眾被養大胃口

撰文: Kantorates | 發布日期: 2022年05月21日
Morbius

魔比煞 Morbius

評分: 5/10
年份: 2022
片種: 動作
導演: Daniel Espinosa 丹尼爾伊斯皮諾薩
主演: Jared Leto 謝拉力圖、Matt Smith 麥史密夫、Adria Arjona 阿德里亞阿祖娜、Jared Harris 謝勒哈里斯、Al Madrigal 阿爾馬茲高、Tyrese Gibson 泰列斯吉遜

漫威超級英雄漫畫,現在已成為支撐整個荷里活最重要的力量之一,過去大半年,每隔幾個月便有一部漫威相關電影上映,由去年秋季的《尚氣與十環幫傳奇》,到年底的《永恆族》和《蜘蛛俠:不戰無歸》,再到今年的《奇幻博士2:失控多元宇宙》,還未算上多部電視劇集如《鷹眼》、《月光騎士》等,幾乎沒有給予觀眾任何喘息空間。除了迪士尼和漫威的「親生仔」製作,當然還少不了同樣賣下漫威不少角色版權的索尼,他們過去大半年,也共計推出兩部漫威作品,包括去年的《毒魔:血戰大屠殺》,以及最近公映的《魔比煞》。

雖然同為影壇金蛋漫威的原作,但不知何解,索尼的多部漫威大片,不論口碑或票房,始終難以跟迪士尼/漫威的系列作品相提並論,《魔比煞》早前在美國首映,評論界便差不多一致性的給予負評,甚至比起去年反應參差的《毒魔:血戰大屠殺》更失敗。觀乎影片整體表現,不論編、導、演各方面,其實不比《毒》差,劇情完整度更是有過之而無不及,無奈卻並未獲得觀眾歡心,究竟是什麼原因?

魔比煞這個人物,最早於七十年代初面世,早期是作為《蜘蛛俠》漫畫的反派角色出現,後來因廣受歡迎而獨立成書,則變成亦正亦邪的人物,如果單從電影版的設定來說,更像是黑暗殘暴版的蝙蝠俠。也或許是因為這種過於陰暗,但又未至於達到殭屍驚慄片的風格,看來較難被漫威影迷接受。從近年漫威和DC的影壇大戰可見,兩間漫畫大廠的電影路線各異,漫威傾向大堆頭、嘉年華式的華麗超級英雄盛宴,就算是找來寫實派的趙婷執導的《永恆族》,說到底還是以量取勝,總之就是能放多些人物就盡量多放,明星盡量多用,而且還要聯合整個宇宙的各路人馬,角色設計也是亟盡華麗亮眼,凸顯超級英雄的不凡和卡通感;相對來說,DC則走所謂的暗黑路線,即便是最大堆頭的《正義聯盟》,不管是人物造型還是角色設計,都顯得陰沉冷峻得多,部分作品如新版《蝙蝠俠》或《小丑》,更專注於所謂的角色研究,探討社會和人性陰暗面,幾乎毫無漫畫感可言。

跟上述漫威電影的整體風格相比,《魔比煞》其實更貼近DC電影的一路,雖然影片劇情較簡單,難以企及野心亟大的《蝙蝠俠》或《小丑》等片,但整個視覺美學和創作意圖,都跟漫威的總路線南轅北轍,雖說索尼漫威跟迪士尼漫威並非一路,但近年兩者合作無間已是愈走愈近(今次《魔比煞》片尾彩蛋也顯示兩方之後必再有合作),況且一般觀眾也不會理會這些角色版權問題,純粹就是當漫威超級英雄電影來看,因此若以觀看漫威宇宙電影的一貫期望入場,看到影片黑暗風格似DC電影多過漫威,加上早已被寵壞的大堆頭口味也未能獲得滿足,自是會感到水土不服,難以適應了。

正如不少網上評論指,影片像DC電影除了在於美學風格,還因為這個源自蝙蝠的超級英雄/反派,跟DC招牌人物蝙蝠俠,倒是有幾分關連,難怪有人笑稱,魔比煞比起蝙蝠俠可是更像蝙蝠俠。不過不論是跟《蝙蝠俠》系列還是其他漫威製作相比,《魔比煞》的劇情格局,是細微細眼得多。漫威近年的電影,就算是新角色的開業作如《Marvel隊長》和《尚氣與十環幫傳奇》等,即使還未完全歸入大漫威宇宙之內,故事世界已是非常廣闊,而且大反派的陰謀也不少,每每都發展成滅世危機,然而《魔比煞》說來說去,就是個人鬥爭(魔比煞本人與病魔的戰鬥),以及他和兄弟米諾的瓜葛,而兩人所謂的糾紛,就是簡單的兄弟鬩牆,甚至連恩怨情仇也談不上。或許正因為格局太細,並未能滿足觀眾已被養大的胃口。

從片尾看來,《魔比煞》應該會融合到《蜘蛛俠》的宇宙之中,但究竟會是索尼版的《蜘蛛俠》系列,還是迪士尼版,看來還有待觀察。另外也有傳聞,索尼打算推出漫威系列電影《Sinister Six》,不過從《魔比煞》的反應來看,這個同是以暗黑角色為主的系列,開拍並不容易。

《魔比煞》相關Youtube詳細講評節目: 請按這裡觀看

文: Kantorat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