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antom of the Opera, The

Phantom of the Opera, The

評分: 8/10
年份: 2004
片種: 歌舞
導演: Joel Schumacher 祖舒麥查
演員: Gerard Butler 謝魯畢拿﹑ Emmy Rossum 愛美蘿森﹑ Patrick Wilson 柏列韋遜 ﹑ Minnie Driver 美妮哉花

(內文有提及劇情之處, 敬請注意!)

《 歌聲魅影》原著小說由法國作家Gaston Leroux 於1908 年寫成﹐ 之後多 番被拍成電影﹐ 及後於80 年代被英國音樂劇作家Andrew Lloyd Webber 改編為歌劇﹐ 發揚光大﹐ 在世界各地(包括香港) 循迴公演﹐ 風頭一時無 倆。 這部歌劇大受歡迎﹐ Webber 本身亦有把之拍成電影版的打算﹐ 惟因為種種 原因﹐ 要拖到今時今日﹐ 才能把這個巨構搬上大銀幕。

今次這個版本的《 歌聲魅影》﹐ 和以往的電影版不同﹐ 也不是直接改編自 原著小說﹐ 而是完完全全根據 Andrew Lloyd Webber 的音樂劇重拍﹐ 劇中 場面的設計和歌曲的編排都大體上照足音樂劇一樣。 事實上﹐ Webber 在影片也擔當編劇及監製的工作﹐ 對於整部電影的拍攝過程可謂由頭跟 到尾﹐ 以確保影片能夠忠實逞現原劇的神緒。

對於《 歌聲魅影》的故事﹐ 相信不少朋友都耳熟能詳。 就算沒欣賞過歌劇 或小說﹐ 也可能看過華語片的模仿版本《 夜半歌聲》。 劇情發生在19 世紀 的巴黎歌劇院﹐ 是圍繞著兩男一女的愛情悲劇。 我本人曾在多年前看過原 歌劇﹐ 而且也存有該劇的音樂CD ﹐ 所以對於其劇情尚有不少印像。 以此 比較的話﹐ 覺得這個電影版本頗為忠於原著。 無論是曲目到場景等﹐ 都盡 量保留了原劇的特色。 編導祖舒麥查在拍攝上也參考了舞台劇的手法﹐ 很多群戲都採全景式的拍攝﹐ 演員面對鏡頭唱歌﹐ 對白亦減得很少﹐ 以歌 劇的唱戲方式代替說話。

編導忠於原著的做法﹐ 對於歌劇迷來說固然是好事﹐ 尤其能夠在電影中重 溫一首又一首經典的曲目﹐ 特別教人興奮。 可是﹐ 對於電影觀眾而言﹐ 不 免會覺得其處理太保守和穩陣了﹐ 不能像《 芝加哥》或《 情陷紅磨坊》等音 樂片一樣帶給觀眾一些驚喜。 不過也頗為體諒導演的處境。 他要肩負享譽國 際的原著的沉重包袱﹐ 又要應付身兼監製及編劇的原作者Andrew Lloyd Webber 的「 嚴密監視」 ﹐ 實在很難搞出什麼突破。 所以﹐ 看來出身art director 的 祖舒麥查把精力都放在精雕細琢的場景佈置之上了。 影片的佈景和陳設皆異 常豪華﹐ 整個歌劇院做得金碧輝煌﹐ 魅影的地下室亦詭秘 陰森﹐ 煙霧離漫的 墓地也迷離浪漫﹐ 視覺效果一流。 然而﹐ 正如祖舒麥查執導 《 蝙蝠俠 》一樣﹐ 影片的「 外殼 」包裝精彩﹐ 但卻欠缺一點點 「 內涵 」﹐ 始終無法製造那種詭 異的氣氛﹐ 尤其魅影一角實在包裝得太精裝﹐ 失去了這個角色應有的神秘感。

片中三個主角都有多年舞台劇演出經驗﹐ 無論表情到做手動作等有板有眼﹐ 最重要的是﹐ 三人都是唱得之人﹐ 片內歌曲雖然不是現場清唱﹐ 但根據有關資 料透露﹐ 全都由他們本人演繹。 三人中﹐ 以曾參演《 明日之後》的年青女主角 Emmy Rossum 最為教人眼前一亮。 她的樣子非常甜美﹐ 儘管部份場面演得不是太理 想(例如初到魅影地下室一場面部表情便好像發姣一樣﹐ 表現不出那種又愛又怕 的矛盾) ﹐ 但整體上也很稱職﹐ 唱功更比想像中出色﹐ 這可能和她七歲已搭上舞台 演出的閱歷有關。 兩個男主角的表現也合格﹐ 不過總覺飾演魅影的Gerard Butler 扮相太「 四正 」了﹐ 毫無邪氣可言﹐ 全然沒有教人感到不寒而慄。

以戲而論﹐ 《 歌聲魅影》的角色很面譜化﹐ 拍攝上又太過典型荷里活式的精裝化﹐ 驚喜可謂欠奉﹐ 整體成績只值7 分(10 分為滿) 。 不過對於原版歌劇迷 ﹐ 可以加 多一分﹐ 因為影片完完全全保留原劇特色﹐ 配合靚人靚景﹐ 成功地為原著歌劇 留下了一個完整的菲林記錄。

猛人- Emmy Rossum 愛美蘿森

文: Kantorat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