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線衝突》:軍事法庭上對於交戰守則的認定辯論

撰文: bio-man | 發布日期: 2021年12月09日
Rules of Engagement

火線衝突 Rules of Engagement

評分: N/A
年份: 2000
片種: 軍事
導演: William Friedkin
主演: Tommy Lee Jones 湯美李鍾斯、Samuel L. Jackson 森姆積遜、Guy Pearce

所謂軍事(以及政治)上的「交戰守則(或稱交戰法則)」,用白話角度來說,就是「敵不動,我不動」,因為先動手的一方其實就形同背負發動戰爭的責任。

對應一下台海當前局勢的中美角力,以及夾在中間設法生存,不要淪為另一個「代理戰爭」的設法維持現狀……其實台灣幾次軍機升空與對岸米格機飛官的嘴砲互動,也是很努力的維持「交戰守則」的底線。

但如果跨越了交戰守則的底線,而緣由是建立在戰場局勢判斷的迫切呢?

2000年出品的軍事法庭片《火線衝突》講述一個越戰立功的單位前線指揮官在撤僑行動中下令對抗議民眾進行軍事鎮壓,導致美國面對國際譴責的蓄意切割。情況更惡劣的是,美國政府高層早已知情並掌握抗議民眾多數為反美民兵的事證,卻仍選擇湮滅證據並導向讓指揮官背鍋。

故事重心就圍繞著軍事法庭上對於交戰守則的認定辯論,以及學校資料與戰場實務的認知落差的針鋒相對。

本片以也門撤僑的真實背景,假想了撤僑行動現場指揮官因為只有他一個人直擊抗議民眾夾雜大量武裝民兵的狀況,從而在隊員面臨傷亡增加的壓力下,命令全體同袍對抗議民眾無差別射擊。並因為這一起事件,延伸出軍事法庭的辯論與政治算計的角力。

但有趣的是,片中講述指揮官與他的軍法律師兩人是越戰同袍,因為任務分配的差異導致兩人際遇不同的經歷,在片中也延伸出探討指揮官面對戰場壓力而出現的極端決策行徑的正當性的質疑。

其實作為一部軍法事件的探討辯論的作品,《火線衝突》擁有一手不錯的劇情前置設定的好牌,演員卡司也是實力派陣容(自稱滿大人的蓋皮爾斯與尼克局長的法克一哥同台,光看兩人對手戲就值回票價了)。

但可惜故事在政府惡意湮滅有利事證的劇情後,故事就淡化了國際政治危機的劇情線,反而讓故事從蒐集事證強化命令正當性,演變成單純的辯論極端軍事行動環境下的指揮下令的抗壓性。

也因此結局選擇了五五波的各打五十大板的套路,惡意下令屠殺的指控並不成立,但是因為命令導致的「破壞和平的指控」仍是成立。而惡意破壞證據與作偽證的政府高層…旁白帶過所謂法網恢恢,但明顯就是成本問題才字幕帶過。

整體說起來的觀感,非常典型的開局有新意,過程有看頭,可惜收尾草率的像是預算花完早早收工。但仍不失為過程精彩的一部軍法攻防片,加上少量的軍事槍戰橋段。

《火線衝突 Rules of Engagement》,2000年出品電影,山繆傑克遜、湯米李瓊斯以及蓋皮爾斯主演。台版當年由年代影視(後版權轉移到W勇士)發行,DVD規格很爛,所以我直收美版DVD,特收只有演職員訪談、製作花絮以及導演講評(均無中字)。

美版至今尚未推出藍光,但歐洲(英版、德版)有發行B區藍光,無中字。

文: bio-m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