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xi Driver

Taxi Driver

評分: 9/10
年份: 1976
片種: 劇情
導演: Martin Scorsese 馬田史高西斯
演員: Robert DeNiro 羅拔迪尼路, Cybill Shepherd 茜貝莎柏, Jodie Foster 茱迪科士打, Harvey Keitel 夏菲基圖

其實我對七十年代的美國電影一直都有好感。貪他的當然包括了影象、題材與意 識的創新,但要數最令我著迷的,始終是那份在影業低迷時期,對過度的建制發 起革命的叛逆性吧。

敏感的主題、挑戰觀眾耐性的結構和惹人非議的雛妓選角,《的士司機》要算是 上面提到的叛逆表表者。但當然,這套耐人尋味的經典電影並不是虛有叛逆的外 表,它包含著許多值得討論的攸關電影創作的問題,非得讓人一看再看不可。比 如是那個稱為"超越"或"昇華",並沒有讓一個主要衝突築構出整部電影脈絡的, 有別於典型三幕劇的故事結構中間便大有文章了。

不過導師在課堂上就此已談了不少,我就不好意思在此再贅言。與其談一些幾乎只 有電影狂熱者或研究者才會深究的題目,我寧願嘗試就本片最終獲得普羅寵愛一事 上提出個人意見。

愚以為《的士司機》吸引觀眾的關鍵點就是由Robert DeNiro飾演的主角Travis Bickle。這是一位矛盾、敏感、與人疏離又潛藏著反社會因子的悲劇人物。他沒有 做過偉大的事,想要行刺總統候選人的行動沒有成功,甚至最後他對雛妓的拯救舉 動也沒有被賦予到正義感而更像是一場瘋狂的發洩。

只是,電影出來的效果與後來觀眾對他的念念不忘卻明白地反映了此角色原來深具魅 力,尢其是男性觀眾,我見過太多直在模仿他說話與手勢的舉動了(當然包括筆者自己)。

我想箇中的原因除了得歸功於酷斃的Robert DeNiro外,Travis Bickle這角色的性格 與行為設定也同樣重要。或許觀眾,尢其是那時的觀眾早已厭倦了站在遠處替作為道德 守護者的英雄吶喊助威,他們不再需要向黑白分明的典型英雄叩拜,反而一場歇斯底里 的發洩體驗更讓他們渴求。

沒有英雄光環的Travis Bickle拉近了角色與觀眾之間的距離,而自片首起始就被大量 運用的主觀鏡也明白地向我展示了編導的本意就是要觀眾代入一起發洩,對每天纏繞他 們的混帳社會用暴力控訴一下。而自然地,能夠不顧一切帶領觀眾作暴力發洩的Travis Bickle自此便擁有了身先士卒的魅力甚或成為一個反抗的圖騰讓人膜拜之餘也為「酷」 字提供了新的內涵供後人模仿。

正因如此,Travis Bickle成了一個經典角色,《的士司機》成了一部經典傑作,因為 他們都具有除了讓電影專家尋味以外,叫普羅大眾都能狂熱的原素。

此之謂雅俗共賞、此之謂經典。

猛人- Robert DeNiro 羅拔迪尼路, Martin Scorsese 馬田史高西斯

文: 陳分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