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 the Wonder

To the Wonder

評分: 7/10
年份: 2012
片種: 劇情
導演: Terrence Malick 泰倫斯馬力克
演員: Ben Affleck ﹑Olga Kurylenko

《愛是神奇》(To The Wonder)-描述愛情的情緒

電影是Story telling,但泰倫斯·馬力克(Terrence Malick)卻偏執於Story Feeling。他的電影是一個探索的過程,電 影是他的船,他的航道既任性又規律,是一個有定向的流淌過程。

前年的《生命樹》,今年的《愛是神奇》,馬力克的電影總被評為費解、形而上、故弄玄虛,或者故事支離破碎。 剛去世的美國著名影評人Roger Ebert在生前最後一篇影評時說:

「為什麼一部電影非得自圓其說?為什麼每一個動機都要向人闡明?難道許許多多的電影不都是從同一部電影、同 一個故事改頭換面得來的嗎?」

對我而言,馬力克的電影是放空的空間,是令人進入生命狀態的催化劑。除了《生命樹》中一段18分鐘的宇宙演 化史外,《愛是神奇》跟《生命樹》的公式是一樣的。一個家庭、一段愛情;一樣的街景、一樣的宗教暗示。

《愛是神奇》開首神父說:「世上有兩種愛,一種像溪流,從奔湧到枯竭;另一種則像泉水,源源不斷永不乾涸。前 一種是凡人之愛,後一種是上帝之愛。」回應了《生命樹》開首的讀白:There are two ways through life: the way of nature and the way of grace. You have to choose which one you’ll follow.

他的電影遠離傳統的敘事風格,當我們真正開始思考、理解人類的情感,我們才可找到了解讀馬力克電影的鑰匙。

無論是構圖攝影,或刻意消減的故事性及詩化的敍事。馬力克的電影總是有很強的潛台詞:追尋。

相比於《生命樹》宏大的主題內核,《愛是神奇》更側重於個人,這次的敍事性剝得更徹底。《愛是神奇》並不 是講一個愛情故事、它只講述「愛情」的情緒,借這種情緒探索愛情的根源與真諦。

從熱戀到同居、再到相互厭惡至分手。這許是很多人也共同擁有的戀愛經驗,把它拍成電影的話,或會覺得它是俗套無 聊的故事,但馬力克的電影從不以故事取勝,他只提取裡面最普遍俗套部分的情緒。

馬力克的電影總是用情很深,電影前半不止一次提到「愛是寧靜」。這次對於愛情的追尋,電影通過一貫如詩美麗的流 動影像回應:無盡的天空、流動的河水、荒蕪之地、被風吹動的葉子、隨風捲起的沙、移動的雲。電影一開始,一對異國 戀人Neil(Ben Affleck)和Marina(Olga Kurylenko)在巴黎街頭和聖米歇爾山依偎談情,女的走起路來像跳舞,男的 總是溫柔守護,灰濛有雨卻不損熱情。潮漲之前,兩人走在浮沙之上,看見海水慢慢推進,既是美景更是隱喻。最後片 末Marina 對Neil 說,她願意跟他走一段路。

宗教是馬力克電影中的重要命題,而陽光這意象是馬力克電影的重要元素,那靈魂深處的光,比自然光更容易觸摸到。有 責之愛、無責之愛與上帝之愛在電影中通過美輪美奐的畫面和夢囈般的獨白表現出來,而他彷彿正站在世界的高點上,訴 說著世俗的情感以及人們內心的彷徨。在馬力克的電影世界裡,我常覺得時間並不存在的。風吹麥浪,煦日暖照,鏡頭雖 隨人每刻擺動,卻令人感到異常輕柔靜謐。但《愛是神奇》比例有點失衡使後兩者稍欠深刻,獨剩婚姻這主題在勉強支撐。

《愛是神奇》的感覺像畫人像速寫,而畫者是一個毫無自我掩飾的抒情畫家,他的敏感令畫像總能能夠深入到純粹的美,但 沒有進入真正的激情,故對我而言,馬力克的電影總在描繪情緒,根本不需看得明白,也無可能看不明白。

正如Roger Ebert在遺言式的詰問也不打算向那些聲稱看不懂馬力克電影的觀眾妥協,提出電影不必自圓其說。那麼我們 所體驗到的凡人之愛,難道可以自圓其說嗎?不過,《愛是神奇》其實提供了源頭的方向,電影中對愛情的追尋過程不 正跟鏡頭裡迎著夕陽的逆光鏡頭沒有兩樣,不知所起,卻如此神奇,美得令人窒息嗎?

文: 蘇苑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