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周記 - 由少林寺CEO落馬到少林題材電影

撰文: Kantorates | 發布日期: 2025年08月02日

2025年08月02日

由少林寺CEO落馬到少林題材電影 by Kantorates

由少林寺CEO落馬到少林題材電影

舉世知名的少林寺,最近爆出超級醜聞,該寺最高領導人,也是國內佛壇名人的方丈釋永信,因為涉及刑事犯罪被調查,據各大媒體報道,案情疑似涉及寺院資產挪用,但更引人入勝的,是傳出他長年和多名女子有不尋常關係,更被爆可能有私生子。

佛門重地講求清心寡欲,一般和尚犯戒已足以引發爭論,何況更是佛壇領導人?情況等同歐美天主教或基督教的神職人員性醜聞一樣,難免舉國譁然。看國內報道,釋永信已不是首次被人舉報,當中可能涉及不少權力鬥爭。

雖然少林寺名義上是一間寺院,但釋永信接手後,將其當作企業經營,大量註冊商標,開拓各種財源,令少林寺走上商業化的道路,他更被戲稱為「少林CEO」。其實不只少林寺,去年到國內旅遊,參觀不少文化古跡,便覺得很多都是商業味特別濃,就算是一些古廟寺院,感覺也是重視遊客消費,多過誠心參拜。當然,可能寺院生存不易,遊人眾多,接待和保養開銷大,的確需要香客布施維持,但過分商業化,難免有損形象。

說到少林寺的形象,除了是宗教場所,最主要還是作為武學根源之地而聞名。正如大力金鋼腿所言: 「天下武功出少林」,有關少林寺的武學傳說,傳頌幾百年以上。但說到現代人,特別是香港人,對少林寺的武學印象根深蒂固,看來多半和武俠小說有關。例如金庸多部武俠鉅著,少林方丈都是得道高僧或武學泰斗,雖偶有如「帶頭大哥」之類的偽君子,但整體而言,少林和武當都是小說系列中,最德高望重的武學基地。

受小說和廣東一些民間武學傳奇(如方世玉、洪熙官)的影響,早於粵語長片年代,少林寺已成武學標誌。直至七十年代港產功夫片興起,邵氏大舉拍攝以少林為題材的電影,更是把少林寺的崇高地位,推上一層樓。當年較著名的少林電影,包括劉家良執導的《少林三十六房》、《少林搭棚大師》、《五郎八卦棍》、張徹的《少林與武當》等,不但捧紅導演和一群動作明星,也令少林十八銅人、木人巷、少林功夫等元素深入民心。

國內對少林的熱情,則應該是來自1982年電影《少林寺》,這部電影由當時為新人的李連杰主演,是中港合拍片,在國內上映引發非常大的轟動,不但令李連杰一炮而紅,更掀起少林功夫片的巨大熱潮,片中展示的少林武術,較邵氏的獵奇色彩主題不太一樣,更能引發民眾對修習少林武術的興趣。李連杰後來也繼續拍攝了很多少林題材電影,如《少林小子》、《南北少林》等。

九十年代以後,香港影視的少林熱潮漸退,偶有如《花旗少林》等新穎題材,但整體已是大不如前。直至千禧年,周星馳開拍《少林足球》,才再次令人對少林產生興趣。其實早於這部電影之前,周星馳在《食神》,已經大玩少林寺和少林十八銅人的笑料,也顯出他對少林武術的興趣和了解。直至後來的《功夫》,也不乏相關影響。另一部少林電影,則是2011年的《新少林寺》,雖然票房不差,但其時港產片的影響力大不如前,很難再如以往一樣,推動新一輪的少林熱潮。

當下少林寺的醜聞,相信仍有待發展,只是風頭火勢之下,看來在最近的將來,暫時都不會有太多少林題材的電影。聽說周星馳以少林為題材的女足電影已經拍完,未知會否需要調整發行策略?

Kantorat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