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周記 - AI創作的經驗之談

撰文: Kantorates | 發布日期: 2025年08月30日

2025年08月30日

AI創作的經驗之談 by Kantorates

AI創作的經驗之談

AI人工智能的應用愈來愈普及,猶其是在文字創作上,它能做什麼,或不能做什麼,引發不少話題。過去幾年,我偶然都有在這個欄目,寫下一些對AI創作的觀察。雖然寫得頻繁,但每次都有新的體會,可見AI發展之日新月異。

不少傳統創作人一看到AI二字,幾乎都是反感,否則兩年前荷里活編劇工會便不會發起大罷工,力阻AI搶飯碗。究竟AI是否真的是洪水猛獸,還是創作良伴,頗為值得思考。就如槍械的應用,是救人還是殺人,如何為AI定位,很大程度上其實都是在於創作者本身。

不少人認為,AI就是全自動化的概念,實則上並不恰當。不論是任何自動化的工序,最原始階段都包括人手輸入指令。例如電動車的自動駕駛系統,說到底都必須由駕駛者輸入目的地,系統才會開車。同理,利用AI創作,也是必須輸入指令,再讓其代工,而不是完全放著由AI自由發揮。

因此輸入指令一環,才是AI創作的精髓。正如我在之前的文章寫過,很多人把這個程序忽視,或者看的過分簡單,以為只要簡單輸入一、兩個字,AI便能生成完全滿足需要的內容,結果生成了一些不盡如人意的東西,便質疑AI能力有限。

如何輸入指令,其實是一門亟為複雜的學問。打個比喻來說,可以把AI當作一個真人助理。你要請助理做事,總不能一句交代就算,事前至少應該清楚講出要求,愈是精密的工作,要求表達愈是需要清晰,有時更要花費時間在事前進行訓練。利用AI工作,實際上也是一樣,用戶輸入指令,必須寫得非常仔細,尤其是要高愈高,指令愈是不能馬虎。舉例來說,如果要生成一幅非常具體的圖片,指令的細緻程度,可以長達幾千字以上,交代內容、畫風、顏色、運鏡、氣氛等諸多細節,而不是很多人想當然的,以為一句便能交代。

AI劇本創作也是一樣的道理,幕後創作人不能只輸入一句: 「寫一個劇本」,或「寫一個警匪片劇本」,或「寫一個兩雄對決的警匪片劇本」,便期待AI能交出滿意的作品。當然,就算輸入上述的簡單指令,AI還是會開始工作,拼合一個不會失禮的劇本出來,但這是否你想要的東西,則是很大疑問。

如真是如上述一樣,目的是要讓AI寫一個警匪片劇本,較為恰當的做法,是如真人創作一樣,先為所有前設作好準備,例如先問一下自己,究竟這個故事發生在什麼時空、什麼地方、預算多少,然後設定角色,究竟主角的背景如何、反派又是什麼來歷,當然不是說要所有細節都設定得一清二楚,否則自己寫出來便可,用不著AI代工,但對於一些基本概念,還是必須有初步理解,簡單而言,就是草稿最好由人手寫,定稿則交AI加工完成。AI畢竟不是創作人肚中一條蟲,不明言的話便不可能知道用戶想什麼,所以要求AI工作,輸入指令的程序,是非常關鍵。或許有人會說,指令本身也可要求AI去寫,但說來說去,最後面的原始策劃者,還是由人推動。

對AI創作來說,人手把關也是非常重要。早前在另一文章已曾說過,目前眾多AI文書系統,包括ChatGPT、Gemini、Meta AI和Deepseek等,穩定性問題始終為人詬病。輸出錯誤資料、亂作、說謊、失靈等情況時有發生,而且難以預料何時發作。以ChatGPT為例,最近更新的5.0版本,便經常發瘋。由於工作關係,我一直都有利用其從事某種工作,以前一直安好,但自從上月5.0版本推出,其回答便經常出現非常低級和離奇的錯誤,而且是錯完再錯,幸好我獲得其生成的內容後,必然再三檢查和驗證,否則後果便不堪設想。正因為把關人的工作還是非常必要,AI要全面取代真人創作,看來還是有不短的路要走。

有關AI創作的問題,其實還有不少值得討論和注意的地方,下回續談。

Kantorat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