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院篇-1

撰文: 袁廸旗 | 發布日期: 2014年09月13日

學院篇(1)

現時中港兩地合拍片大行其道,兩地電影工作者經常合作,當中也有不少衝突和矛盾,加上有關兩地電影作多方面比較的文 章並不多,因此,筆者決定透過不同範疇,會以一系列專欄的方式,來比較兩地電影之不同。今日,先講電影教育。

筆者曾於中港兩地生活,先後就讀香港浸會大學及北京電影學院,兩地的電影人也曾接觸,當中的差異,已在校園、教育內 明顯呈現。現時中港兩地電影幕後新人都偏向以「學院派」為主,尤其是中國內地,其電影學院教育早在半個世紀前已開始, 而北京電影學院更是亞洲第一間電影學校;至於香港,可以追七十年代浸會大學開辦的電影課程,而香港首間電影學院—— ——浸會大學電影學院則在二零一零年成立。

鑑於兩地電影學院的歷史不同,兩地電影人、甚至一般人對當地的「學院派」之觀感有所不同,中國內地的話,由於電影學 院出身的人材早已成為電影界主流,八十年代的中國第三及第四代電影人如謝飛、陳凱歌都是學院派出身,一個學院出身的 新人早已是非常平常,如果一個學生說他就讀電影學院,簡直像頭上戴光環般,皆因北京電影學院等藝術院校有名難考上, 每年農曆新年過後,都有不少考生前往各藝術院校考入學試,考生人數之多更是媒體的焦點,而且收生人數始終有限,所 以經常出現考生考了多年都考不入的情況,學位自然來得矜貴,考進的自然被視為高材生。

不過,情況在香港,則完全不同,一直以來,電影幕後人員多是「紅褲仔」出身,他們受的教育並不多,並由低做起,經過 多年才躣升主要崗位,或者是由TVB出身,都是經過幾年工作經驗,再轉入電影圈,像關錦鵬、邱禮濤浸大出身的屬於少數, 即使八十年代初新浪潮的導演,都是以外國讀電影的為主,直至最近十多年,多了浸大、演藝或IVE的畢業生加入電影業。

至於普羅大眾的眼光,更可用不敢恭維來形容,如果你說自己是讀電影,首先光環永遠不在你的頭上,而且不少人,特別是長 輩們,第一反應是能否賺錢養活自己,這個原因導致不少年青人的夢想被家長們粉碎。

兩地的電影教育之背景、學生待遇已有明顯的不同,至於下一次,筆者再以電影教育的角度,探討當中之不同及有趣之事。

文: 袁廸旗